跳到主要內容

【一分鐘投資筆記】小心A股「爆雷」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03日 06:35
2019年05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爆雷」這兩個字,近年在中國廣泛傳播。去年內地市場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熱錢收縮,致部份企業經營不善,無法償還債券利息及本金,出現違約,令不少持有這些債券的機構投資者或基金無法兌付而「爆雷」。另一方面,內地的P2P行業亦出現「爆雷」,創辦人「走佬」的現象。
「爆雷」最近更蔓延至A股的上市公司之中,而且是被內地視為業務增長迅速「白馬股」:歐菲光及康美藥業。
歐菲光是內地其中一家手機零件製造商,停牌前市值超過300億元(人民幣.下同)。公司於今年一月初的全年業績快報中披露,2018年純利按年升1.2倍,至18.39億元,但三個月後發佈的年報,純利即「修正」至虧損5.19億元,當中差額超過23.58億元!公司解釋,同一年度又盈轉虧,原因是公司對自身的存貨及應收賬作減值,分別達24.37億元及7,510萬元。公司更指,今年首季還要對存貨減值多2.32億元。
另一家公司則是內地醫藥行業的「白馬股」康美藥業,市值一度超過1,000億元,同樣在年初的業績快報中公佈了亮麗業績,不過近期公佈的年報中,連2017年的業績數字也作出修改,其中收入計多89億元,純利計多超過32億元,最離譜的是貨幣資金多計近300億元,而存貨則計少195億元。在會計角度看,這兩家公司先後「爆雷」匪疑所思:歐菲光的存貨是否作出減值,會計學上已有一套準則處理;至於康美藥業更為離奇,近300億的資金都可以「計多咗」!
越多A股爆雷,投資者會否擔心A股會成為企業的「假數溫床」?當港股與A股相關性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內地公司來港上市時,大家須小心這些消息或會成為大戶日後造淡港股的理由。
徐風
http://facebook.com/followsthewind/
本欄逢周五刊出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