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漫長康復路】
你有否想過做全身按摩,希望舒筋活絡,結果竟被按傷胸椎,致雙腳癱瘓?一夜間被自己的身體困着,動彈不得,與太太手挽手受訪,好好先生朱政有的經歷,驚心動魄。體現人生無常的,還有51歲的姚雲龍,熱愛足球的他,一次救波與後衞碰撞,傷及頸椎致全身癱瘓。根據港大矯型及創傷外科學系最新研究顯示,香港每年約200宗創傷性脊髓損傷新增個案,他們都是復康路漫漫的「孤兒病人」,學系新近引進機械腳先導計劃,助大部份需長期卧床的嚴重脊癱病人再站起來,在漫長的康復路上,邁出逆轉人生的重要一小步。
記者:呂麗嬋
位於薄扶林的麥理浩復康院,庭院深深,大部份留醫的,都是重症復康病人,人人愁眉苦面,惟獨坐在輪椅上、讓太太推進病房的朱政有神態自若,臉上掛着禮貌微笑,但其實過去一年,他經歷了人生最大的一場災難。「我喺銀行教咗30年培訓,教人危機處理,到自己,都用到幾招嘅。」他苦笑。2018年5月11日,是他人生的轉捩點,即將到北京出差,放工後與太太到深水埗全身按摩鬆一鬆,幫襯了一年半的小店、總是閒話家常的按摩師,一如以往在他身上按摩,那想到卻是惡夢的開始。
「7點開始,7點15分已出事,嗰時面向床,由頸開始做,佢雙手按,同之前一樣,摸到腰啪一聲,我話:唔得,有聲,佢話無嘢仲按多一下,感覺背脊好似觸電,走到落腳指尾……」按摩師在床邊猛話無事,但觸電感覺並無散去,面向按摩床的朱政有,仍然動彈不得。擾攘45分鐘,同行的太太決定報警,未及救傷車到達,他已在按摩床上失禁,被送往最近的明愛醫院急症室,通宵檢查至凌晨送上病房,結果是翌日清晨,醫生向他報告了一個發夢都無想過的檢查結果。
「肚臍打下冇晒感覺」
「佢話胸椎T11、T12受壓,情況嚴重,建議我立即做手術,放鬆受壓的地方,當時好徬徨,未遇過咁嘅情況,只知道自己下半身由肚臍打下冇晒感覺……」說到這裏,坐在身邊的太太早泣不成聲。「當日下午做手術,之後住咗幾日ICU,喺明愛嗰18日,基本上全時間卧床,只沖過一次涼。」多年在商場馳騁見慣風浪,那一個月混混噩噩晨昏顛倒,上落床都要用吊臂,留醫三星期,後轉到麥理浩康復院,重新學坐、學沖涼,學大小便,甚至學着褲除褲,做回他口中的「BB仔」。
「好難過,冇諗過去舒筋活絡會搞成咁。」朱政有自言是謹慎的人:「以前一年去幾次曼谷,都會去做按摩,一早已講明唔lock頸同踩背,呢個按摩師仲要係熟人介紹,幫我按咗年半。」出事至今10個月,他揚言已接受殘酷現實:「希望往前看,努力諗辦法康復……」他說:「出事咁耐無喺人前流過一滴眼淚……要流都會係夜晚靜靜雞,流眼淚唔係為自己,係為太太,佢無論在明愛定呢度,朝早7點就嚟,直至晚上8點先走……」這對結婚37年的恩愛夫妻,中三做童軍結緣相戀,突遇無妄之災,朱政有說向來小鳥依人的太太表現堅強,反倒他有時會忍不住胡思亂想。
謝太太不離不棄照顧
「佢每朝早揸車嚟,7點半未到,我就會諗會唔會有事?遲咗WhatsApp我,我會諗到咗屋企未呢?如果佢有事,我又喺醫院,無人可以照顧到佢咁點算?」說起意外,朱政有一直侃侃而談,冷靜又有條理,唯每次說到太太,總是難過又感觸:「因為對腳行唔到,所以要坐便椅推入廁所,每日4至6次,一日就要抬12次,係好辛苦太太。」人生多磨難,16歲時維園泳池游水遇溺,喉嚨開洞,住了ICU兩星期,已經歷過一次死過翻生,「嗰時後生唔識死,今次推入手術室,係好驚。」人生無常,每天都可以是人生最後一天,他已交代身後事,戶口早悉數轉名給太太,讓自己少一點後顧之憂。
「其實手術後我仲好牙擦:呢啲嘢點難到我?四星期我就可以行出去,但四個月都唔得,因為脊椎神經,唔係你可以控制,唔係傷口,你睇到有進展,下星期就會好。」按摩師出事後只來過醫院一次就失了蹤,由驚訝、憤怒,到慢慢接受,不排除興訟的他說再沒憤恨,也不在乎賠償,只是希望「佢知道我現在嘅情況」。人生被迫慢下來,意外後第一個農曆年,意外後第一個生日,他都記得清清楚楚:「我同個女都係11月生日,我問佢有咩願望?佢話希望Daddy快啲康復……」
說着,這個鐵漢忍不住哽咽:「女兒好似我,好硬淨,但內心好柔軟……之前留醫,個女同太太每日嚟幫我按摩對腳,保持肌肉有血液流通,等神經感覺有朝一日返嚟,亦有足夠承托。」不斷調整期望但保持鬥志,難度極高,這個大半生在商場馳騁的CEO,努力保持樂觀,也慶幸被揀選,成為首批接受機械腳訓練的病人,形容重新「站起來」的感覺,讓他飄飄然:「有幾個月未落過地,第一次可以自己企起身,雖然係機械帶動我行,但感受到自己左腳接右腳咁行,一路做,覺得關節鬆咗、有力咗。」
珍惜每次機械腳訓練
由手術後床過輪椅要用吊臂,在床邊東歪西倒坐不穩,到後來可平衡身體;又由卧床長期插便袋,到接受訓練後可自己大小便,康復期漫漫,一步一腳印。「留醫期間一星期操足5日,由最初肚臍對下無感覺,到 依家膝頭對上開始有感覺,針灸也知針那個位。」出院後已逐步回復正常工作,現在由太太管接管送,返工前同事先清通道,確保電動輪椅可以出入。「我係好彩,同事老闆都好好。」由銀行櫃位員做起,總遇伯樂,周遊列國培訓高級行政人員,在越南開荒建立培訓部門,現在是長青集團行政總裁的他,辦公室一面牆掛滿拉頭馬的相片,他說期待馬照跑,可惜事與願違。
訪問前的周三,坐在輪椅上的他,在出事後首次再入馬場,「出唔到露台,好多禁區,感觸好大但都冇辦法……」意外後翌日原擬入馬場,之後飛北京公幹,一切,因為一次按摩而改寫。「2月25日嘅女皇杯,你識唔識美麗傳承?馬王嚟,好厲害」。說起馬,精神了,那是意外前最後一次落草地,見證拉頭馬。「好珍惜每次機械腳訓練,幾辛苦幾痛都會做……」肚臍以下開始有感覺,針灸時會分到左右,更期待的,是每一次再站起來的感覺。「怨天尤人都改變唔到件事,惟有努力啲做運動,耐心等活動神經醒來……」摸着石頭過河,盡力而為,挽着太太的朱政有說。
你有否想過做全身按摩,希望舒筋活絡,結果竟被按傷胸椎,致雙腳癱瘓?一夜間被自己的身體困着,動彈不得,與太太手挽手受訪,好好先生朱政有的經歷,驚心動魄。體現人生無常的,還有51歲的姚雲龍,熱愛足球的他,一次救波與後衞碰撞,傷及頸椎致全身癱瘓。根據港大矯型及創傷外科學系最新研究顯示,香港每年約200宗創傷性脊髓損傷新增個案,他們都是復康路漫漫的「孤兒病人」,學系新近引進機械腳先導計劃,助大部份需長期卧床的嚴重脊癱病人再站起來,在漫長的康復路上,邁出逆轉人生的重要一小步。
記者:呂麗嬋
位於薄扶林的麥理浩復康院,庭院深深,大部份留醫的,都是重症復康病人,人人愁眉苦面,惟獨坐在輪椅上、讓太太推進病房的朱政有神態自若,臉上掛着禮貌微笑,但其實過去一年,他經歷了人生最大的一場災難。「我喺銀行教咗30年培訓,教人危機處理,到自己,都用到幾招嘅。」他苦笑。2018年5月11日,是他人生的轉捩點,即將到北京出差,放工後與太太到深水埗全身按摩鬆一鬆,幫襯了一年半的小店、總是閒話家常的按摩師,一如以往在他身上按摩,那想到卻是惡夢的開始。
「7點開始,7點15分已出事,嗰時面向床,由頸開始做,佢雙手按,同之前一樣,摸到腰啪一聲,我話:唔得,有聲,佢話無嘢仲按多一下,感覺背脊好似觸電,走到落腳指尾……」按摩師在床邊猛話無事,但觸電感覺並無散去,面向按摩床的朱政有,仍然動彈不得。擾攘45分鐘,同行的太太決定報警,未及救傷車到達,他已在按摩床上失禁,被送往最近的明愛醫院急症室,通宵檢查至凌晨送上病房,結果是翌日清晨,醫生向他報告了一個發夢都無想過的檢查結果。
「肚臍打下冇晒感覺」
「佢話胸椎T11、T12受壓,情況嚴重,建議我立即做手術,放鬆受壓的地方,當時好徬徨,未遇過咁嘅情況,只知道自己下半身由肚臍打下冇晒感覺……」說到這裏,坐在身邊的太太早泣不成聲。「當日下午做手術,之後住咗幾日ICU,喺明愛嗰18日,基本上全時間卧床,只沖過一次涼。」多年在商場馳騁見慣風浪,那一個月混混噩噩晨昏顛倒,上落床都要用吊臂,留醫三星期,後轉到麥理浩康復院,重新學坐、學沖涼,學大小便,甚至學着褲除褲,做回他口中的「BB仔」。
「好難過,冇諗過去舒筋活絡會搞成咁。」朱政有自言是謹慎的人:「以前一年去幾次曼谷,都會去做按摩,一早已講明唔lock頸同踩背,呢個按摩師仲要係熟人介紹,幫我按咗年半。」出事至今10個月,他揚言已接受殘酷現實:「希望往前看,努力諗辦法康復……」他說:「出事咁耐無喺人前流過一滴眼淚……要流都會係夜晚靜靜雞,流眼淚唔係為自己,係為太太,佢無論在明愛定呢度,朝早7點就嚟,直至晚上8點先走……」這對結婚37年的恩愛夫妻,中三做童軍結緣相戀,突遇無妄之災,朱政有說向來小鳥依人的太太表現堅強,反倒他有時會忍不住胡思亂想。
謝太太不離不棄照顧
「佢每朝早揸車嚟,7點半未到,我就會諗會唔會有事?遲咗WhatsApp我,我會諗到咗屋企未呢?如果佢有事,我又喺醫院,無人可以照顧到佢咁點算?」說起意外,朱政有一直侃侃而談,冷靜又有條理,唯每次說到太太,總是難過又感觸:「因為對腳行唔到,所以要坐便椅推入廁所,每日4至6次,一日就要抬12次,係好辛苦太太。」人生多磨難,16歲時維園泳池游水遇溺,喉嚨開洞,住了ICU兩星期,已經歷過一次死過翻生,「嗰時後生唔識死,今次推入手術室,係好驚。」人生無常,每天都可以是人生最後一天,他已交代身後事,戶口早悉數轉名給太太,讓自己少一點後顧之憂。
「其實手術後我仲好牙擦:呢啲嘢點難到我?四星期我就可以行出去,但四個月都唔得,因為脊椎神經,唔係你可以控制,唔係傷口,你睇到有進展,下星期就會好。」按摩師出事後只來過醫院一次就失了蹤,由驚訝、憤怒,到慢慢接受,不排除興訟的他說再沒憤恨,也不在乎賠償,只是希望「佢知道我現在嘅情況」。人生被迫慢下來,意外後第一個農曆年,意外後第一個生日,他都記得清清楚楚:「我同個女都係11月生日,我問佢有咩願望?佢話希望Daddy快啲康復……」
說着,這個鐵漢忍不住哽咽:「女兒好似我,好硬淨,但內心好柔軟……之前留醫,個女同太太每日嚟幫我按摩對腳,保持肌肉有血液流通,等神經感覺有朝一日返嚟,亦有足夠承托。」不斷調整期望但保持鬥志,難度極高,這個大半生在商場馳騁的CEO,努力保持樂觀,也慶幸被揀選,成為首批接受機械腳訓練的病人,形容重新「站起來」的感覺,讓他飄飄然:「有幾個月未落過地,第一次可以自己企起身,雖然係機械帶動我行,但感受到自己左腳接右腳咁行,一路做,覺得關節鬆咗、有力咗。」
珍惜每次機械腳訓練
由手術後床過輪椅要用吊臂,在床邊東歪西倒坐不穩,到後來可平衡身體;又由卧床長期插便袋,到接受訓練後可自己大小便,康復期漫漫,一步一腳印。「留醫期間一星期操足5日,由最初肚臍對下無感覺,到 依家膝頭對上開始有感覺,針灸也知針那個位。」出院後已逐步回復正常工作,現在由太太管接管送,返工前同事先清通道,確保電動輪椅可以出入。「我係好彩,同事老闆都好好。」由銀行櫃位員做起,總遇伯樂,周遊列國培訓高級行政人員,在越南開荒建立培訓部門,現在是長青集團行政總裁的他,辦公室一面牆掛滿拉頭馬的相片,他說期待馬照跑,可惜事與願違。
訪問前的周三,坐在輪椅上的他,在出事後首次再入馬場,「出唔到露台,好多禁區,感觸好大但都冇辦法……」意外後翌日原擬入馬場,之後飛北京公幹,一切,因為一次按摩而改寫。「2月25日嘅女皇杯,你識唔識美麗傳承?馬王嚟,好厲害」。說起馬,精神了,那是意外前最後一次落草地,見證拉頭馬。「好珍惜每次機械腳訓練,幾辛苦幾痛都會做……」肚臍以下開始有感覺,針灸時會分到左右,更期待的,是每一次再站起來的感覺。「怨天尤人都改變唔到件事,惟有努力啲做運動,耐心等活動神經醒來……」摸着石頭過河,盡力而為,挽着太太的朱政有說。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