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訪談錄編成回憶錄 下篇動筆未有期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04日 19:40
2019年05月04日 19:4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余英時去年出版《余英時回憶錄》,講述自己由安徽潛山的童年生活至擔任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的前半生生活。作品一出備受好評,不少讀者對《回憶錄》的下半部引頸以待。不過,余透露自己未有時間動筆撰寫下半部,下半部作品可能遙遙無期。
「獻給新一代朋友們」
余英時在書中表明,這部《回憶錄》並不是他最先主動創作,本身亦沒有寫自傳的願望。在2007年起,廣州文化記者李懷宇多次到普林斯頓採訪他,寫成了一部訪談錄,訪談錄的初稿在2011年大概已完成,這份初稿引起他改編成回憶錄的決心,一寫就寫了六年,最終在去年出版。他在自序提到:「回憶錄中所記述的個人學思歷程,無論得失如何,也許可以獻給新一代求學的朋友們,作為一種參考。」
內地以往有句名言:「在沒有胡適之的年代裏,至少我們可以讀余英時。」余筆下的《回憶錄》不止講及個人生活,而是藉個人及身邊的人物經歷,重現歷史大事鮮為人知的細節,如談及共產主義一章,他借當時在鄉間作惡的「新四軍」領袖高敬亭作例,指出共產主義初時只帶給潛山百姓恐懼,而沒有理想的嚮往。作品現時只是講述余在前半生的生活,下篇應會談及他教書後的故事,包括他的研究進程、與學生的互動、如何照顧六四事件後流亡的知識分子等。不過余透露自己另有事情忙碌,暫未有時間動筆撰寫下半部。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