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地產高層踢波碰撞失知覺靠機械腳站起來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04日 20:20
2019年05月04日 20:2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體現人生無常的,還有51歲的姚雲龍。他是地產公司董事,主持過電視節目《樓盤傳真》,可說是傳媒之友;再次受訪,他在鏡頭前不再是分析市道,而是病人身份,「被送入醫院時,我腦海仍停留喺意外前最後一刻:個身捲埋瞓喺地上面……」,哪管被送上救護車、哪管已平卧病床上,他仍覺得自己捲曲在熟悉的綠茵場上。時間定格了,他的人生也定格了,被熱飯盒燙傷了但再沒知覺、手機響個不停,數百個WhatsApp訊息未讀未回。困在自己的身體內,又似變回BB仔,一切重新開始。
受訪時,姚雲龍已留醫了七個月。上年9月9日,在跑馬地球場與朋友踢波出意外,一次普通沒太大殺傷力的攻門,守龍門的他出迎救波,剛好與大腳解圍的後衞撞個正着,下巴碰上小腿的電光火石間,頸以下失去知覺,意識清醒,被送往瑪麗醫院,檢查後發現第5節頸骨嚴重受傷,需即時接受手術。「好難接受,係我嘅世界末日……」意外後的幾個月,晨昏顛倒,沒日沒夜,發燒不退、炎症時好時壞,套用他的說法,生還不如死。
「最初完全郁唔到」
原本是運動健將,原本在商界長袖善舞談笑風生,一夜間他沉默了,連打電話都做不到,與世界隔絕,「最初完全郁唔到,鼻哥痕想抓一下都做唔到」。身體不再屬於自己,一個尋常的下午,窗外陽光燦爛,他卻自覺身在地獄,病房助理一啖接一啖餵飯,他流下傷心的男兒淚。直至今年2月,他幸運被揀選接受機械腳先導計劃,手腳開始有少少知覺,半年來第一次站起來,他形容「一世難忘」:「意外之後一直瞓喺度,後來坐輪椅,但都坐不穩……係重新有希望。」姚雲龍帶點激動的說。
剛完成十堂訓練,進展神速,「開初係機械帶我行,到後來係感覺自己平衡到。」腳板很痛,但原來,能夠痛,也是一種幸福,「近兩、三個月心情好好多,人就係咁,有進展就會發奮啲。」一星期做足五日物理治療,日操夜操,反而令他沒空靜下來胡思亂想,「喪失觸感係冇辦法,你都要接受,意外後最大嘅感受係:你一定要保持希望,如果能夠行得,有基本自理能力,可以照顧到自己,已經係好好」。只差1cm,可能已是另一個斌仔,很不幸,但也是大幸,姚雲龍說。
對脊癱復康成效顯著
根據港大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最新研究顯示,香港每年約200宗創傷性脊髓損傷新增個案,數字尚未包括脊髓腫瘤及感染等非創傷性個案,學系新近獲慈善基金撥款,引進為期一年半的機械腳先導計劃,為脊癱病人提供系統復康訓練。負責先導計劃的臨床助理教授高日藍醫生表示,第一代機械腳多作軍事用途,近年才應用在醫療上,對脊癱病人復康成效顯著,可加強訓練病人缺損的肌肉及神經線,有助復康也可紓緩併發症,包括減輕神經線疼痛及有助腸道蠕動。
他指由於神經線缺損程度不同,並非每個病人都可完全康復,會因應病情而有所限制。對於有病人因為按摩致半生癱瘓,高醫生承認意外非常不幸也十分罕有,指年紀大脊柱退化病變增多,有機會受壓致神經損傷,「所以千祈唔好以為去按摩,點扭都冇事,其實也存在風險」。
不過,身為專門研究脊癱治療及復康的專家,高日藍認為市民對此亦毋須過份恐慌,建議應找註冊中醫師或脊醫診治,以保安全。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