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六四導賞團 過來人同行講聲援回憶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05日 17:31
2019年05月05日 17:31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30年前的八九民運,上百萬港人上街聲援北京學生,中共六四屠城帶來的傷痛無法平息。回憶揮不去、忘不了,為傳承港人的民主回憶,社運人士陳景輝連續第6年舉辦六四導賞團,重返當年港人聲援八九民運的集會重地,更邀請當年的集會遊行參與者,親述30年前的八九民運期間的香港人和事,喚醒港人的民主運動記憶。
陳景輝與文化人江瓊珠自2014年起,每年六四屠城周年前,都會舉辦導賞團,由跑馬地馬場、新華社舊址到中環和平紀念碑等,沿途介紹當年港人如何投入聲援民運。今年導賞團更特別邀請當年「民主台」創辦人曾健成及紀念碑小組的莊素雯,同行親述八九回憶。
重遊集會重地
昨日首場導賞團由曾健成及莊素雯隨行。曾健成說,當年港人聲援八九民運有多個地點,學生於舊新華社門外集會;左翼社運人士則於舊天星碼頭聚集,位於伊利沙伯體育館外的「民主台」則是政治素人舞台。
他當年仍為全職建築工程判頭,尚未參與社運,只是間中向集會學生捐物資,「到李鵬宣佈民運係動亂,真係嬲到要行出嚟做啲嘢」。1989年5月19日當晚,陸續有市民到舊新華社附近,加入聲援北京民運行列,開始於伊館外集會,6月1日「民主台」正式成立,義無反顧支持民運。
中環和平紀念碑在六四屠城後,一度成為悼念死難者的重地。從事設計工作的莊素雯當年是20出頭的年輕人,其時自發與約10名素未謀面的人,組成紀念碑小組協助公祭運作。「六四嘅傷口,我至今未痊癒」莊說,六四屠城當時震撼港人,當時中環一帶隨處見到有人帶着鮮花想悼念學生,因和平紀念碑上有「英魂不朽」等字,與六四相應,便暫借紀念碑做六四死難者的公祭場地。當年小組獲政府同意,在紀念碑為六四死難者舉行為期49天的公祭,不斷有市民送上花圈致哀,碑前亦貼滿悼念死難者的悼文。
■記者鄭啟源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