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交所盼新股T+1結算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06日 07:54
2019年05月06日 07:54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現時本港市場新股奉行T+5的結算制度,即定價與掛牌相距5個交易日,市況在期間逆轉的話,投資者難以掌握股價預期及風險。港交所(388)一直有意將時間縮短,行政總裁李小加稱,現正研究採用一個新模式,包括設立開放平台(open platform),由銀行、券商、託管人等接入,由於牽涉利益者眾,如旨在為市場提供一個服務選擇並非強制參與的話,則毋須諮詢市場,現在研究階段,年內就新模型有定案。
李小加指,現時公司上市招股,由遞表申請、資金確認收妥、定價發貨等結算程序步驟繁複,即使港市場實施無紙化,最多只能縮短半天至一天、即T+4,仍距離歐美市場深遠,要做到更短時間結算,需於制度上就根本邏輯作改動。若未來開放平台有用,盼新股最後可T+1結算。
現行新股制度要確保錢先收到,定價再發貨或退錢,但改以「錢不先擺進來」,例如以信貸代替,可節省交收時間。由實錢變信用會否有潛在風險?李小加舉例稱銀行先設立專為申請IPO用的賬戶,申請後將資金凍結,即使最後有幾個兌付個案,風險仍可控。
李小加坦言程序由複雜變簡單,「有人會賺錢少了」,但聚焦誰的利益變大或細需花很長時間爭論,比起待所有人預備好才做,他傾向由交易所先建立系統讓市場參與者及上市公司自由選擇,在統一開放平台上,亦有利賬簿管理人建簿。
待推A股期貨
除加快申購流程,負責審批新股的上市委員會亦正研究規則改善建議,包括為基石投資者份額佔比設限,令其他公眾持股的部份達合理比例;其中一個方向是容許現有股東參與IPO配售,即所謂重複申請,李小加指在甚麽時候容許豁免,而如何避免一些後遺症,現時仍在探討。
就同股不同權股份納入港股通的進展,李小加預料年中會有消息,另外推出A股期貨亦需要等待時機。
記者:余慕恩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