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香港約90%海鮮由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進口,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上月公布數字顯示,港人2007年平均消耗海鮮量,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全亞洲第二,僅次馬爾代夫,平均每名港人於07年吃掉64.4公斤海鮮,較每名日本人多出13.6%。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表示,本港進口的海鮮,大都以不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生產,例如以破壞的捕魚方式捕撈或養殖,長遠會令海洋資源無法復原。
人均年吃64.4公斤 僅次馬爾代夫
聯合國糧農組織上月公布的《漁業和水產養殖統計》報告,顯示港人均消耗海鮮量創新高。報告指出,港人均消耗海鮮量,2007年高達64.4公斤,較對上一次2005年調查的62.1公斤,高出3.7%,並首次超越日本,成為全亞洲第二,僅次於144.1公斤的馬爾代夫。南太平洋群島托克勞(Tokelau)人均消耗200公斤海鮮,成為全球之冠,香港排全球第9。
不過,若以消耗海鮮總量比較,香港仍不及日本,本港07年消耗44.7萬公噸海鮮,遠低於日本722萬公噸。
基金會行政總裁龐毅里表示,本港過度倚賴進口資源,海鮮只是其中一個例子。他認為,香港可利用消費者力量,要求漁農產品以符合可持續發展原則生產,有助改變市場供應。
另外,每年一度的全球熄燈行動「地球一小時」將於下月26日晚上8時30分舉行,今年主題為「惜用資源,接力地球一小時」,基金會認為,市民除要認識地球生態正面對的危機,亦應明智善用資源。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