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公院為傷健者改善垃圾桶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06日 22:35
2019年05月06日 22: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公立醫院每年收到不少病人投訴,惟處理投訴不是易事,如醫院廁所使用有蓋垃圾桶,但需要踩踏才能打開,傷健人士不便使用。伊利沙伯醫院副行政總監何曉輝表示,經常收到各式各樣投訴,部份涉及重複行政程序,坦言收到投訴並非一定是投訴者的問題,或是源於機制等問題,「(處理時)一定要open-minded(開放),唔好諗住一定係病人唔啱」。
年接400病人投訴
何指每年平均收到約300個投訴,當中70%為行政投訴,即可透過行政手段解決,預計可六星期內處理,如需較長時間處理,會通知投訴者。他舉例醫院內的公共廁所因衞生問題,皆使用有蓋垃圾桶,但需要踩踏才能打開,傷健人士不便使用。這項措施是參考病房內防感染措施指引,經檢視後,病房外的廁所不必要履行這麼嚴格標準,故最終改用無蓋垃圾桶。
另一例子是病房內曾有家屬將食物渣滓倒進洗手盆,導致淤塞,故不再容許病人家屬使用,及後經病人投訴及院方討論,認為政策矛盾,「一邊提醒病人家屬多啲洗手,一邊唔畀佢哋用洗手盆」,最終決定讓病人家屬使用,但加上不容許傾倒食物殘渣規定。
聯合醫院副行政總監李啟明指出,每年平均收到300至400個投訴,同樣約70%屬行政投訴,其餘為臨床投訴。他形容接到病人投訴如「病徵」,提醒他們改善,「好過乜病徵都冇,情況好嚴重先發出嚟」。他表示以往曾接到投訴指等候取藥過程慢,甚至等逾一小時也未能取藥,令病人感困擾。他們便推出手機應用程式「出藥一叮」,只要輸入藥單上取藥號碼,能得知等候情況,並提醒病人取藥,使他們不需再苦等,「去行開下,唔使咁徬徨擔心」。他指醫院亦簡化磁力共振預約制度,病人不需再走訪兩個部門預約進行及覆診日期,而將相關日期以信件方式直接寄到病人住址。
不過,由於部份投訴要求太高,甚至想要同等如私家醫院服務,以公院有限資源,難以符合他們要求。何曉輝指不少病人反映排期長或等候時間長,甚至要求獨立病房等,他坦言醫院資源所限,特別是專科需求大,現時難以縮短時間,環境亦難與私院看齊,希望市民多諒解及包容,期望未來10年各間醫院重建翻新後,提升醫院質素。
■記者李思潁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