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國評論﹕外交新戰略 向西南出發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1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15日 05:59
2011年02月15日 05:59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埃及風暴吸引全球關注的同時,兩條重要的新聞似被忽略,一則是伊朗宣布與中國簽署總額高達130億美元(約1014億港元)的鐵路建設合約,由中國為伊朗承建總長度超過5300公里的鐵路網;另一則是新疆宣布下月開工興建通往中亞和西亞的首條高速公路,由喀什至與吉爾吉斯交界的伊爾克什坦口岸,全程200多公里,2013年9月竣工。

新疆建公路通往西亞

昨天,官方新華社報道的標題為上述兩則新聞作了最好的註釋:「中國經濟戰略縱深漸成活力空間」。報道指出,「戰略縱深」軍事上本是指地域空間上的迴旋空間。現在則被經濟學家用來描述中國經濟發展重心從東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區的推進。報道以內地農曆新年後東部地區與中部及西部地區爭奪勞動力的「搶人大戰」為例,說明東西部的差距擴大的趨勢已獲遏制,中西部不僅有人力資源的戰略縱深;還有消費的戰略縱深;以及在金融、資本市場、基礎建設等諸多方面的發展空間。

東西部搶民工見端倪

這不僅是觀察即將於下月出籠的國家「十二五規劃」(第12個5年規劃,2011至2015年)的一個重要着眼點,更反映中國國家戰略的重大轉變,有人將這種轉變總結為「東守西攻、北穩南進」8個字。

中國在東北亞方向明顯處於守勢,美日韓3國結盟,兩岸關係迄無突破。但胡錦濤訪美後,形勢已大體緩和,朝鮮半島危機已過,日俄交鋒取代了中日對峙。西邊中國則處於攻勢,從上述新聞看,難怪有分析指「中東波」後,中美有可能在伊朗核問題面臨直接交鋒。

對俄總統總理兩頭下注

中國與「北極熊」俄羅斯一直保持良好關係,對總理普京(Vladimir Putin)和總統梅德韋杰夫(Dmitry Medvedev)兩頭下注,就是為了穩住北方。至於南方,中國將會加強東盟的關係,緬甸「大選」後似已平穩過渡,越南又由親華派上台,大打出手的泰柬兩國都與中方關係密切,這些都給了北京南進的可乘之機。

孫嘉業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