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六四30年】由回歸後首任特首董建華呼籲港人放下「六四包袱」,到現任特首林鄭月娥拒絕再公開評論,特區最高領導對六四事件立場的表述,20年來發生着微妙變化。支聯會認為近屆政府「學精咗」,索性避談以免刺激港人勾起悲痛回憶。
與政府勾連的保皇派系由初期少談六四,到近年轉守為攻。今年殺出一個名為「六四真相研究組」的組織,聯同香港政研會、愛港之聲等支持政府團體召開記者會,組織召集人是全國政協前委員張家敏,公開宣佈「調查結果」,認為六四事件中死亡人數只有「幾百人以內」。
支聯會相信這是配合中央的管治策略,為中共「平反六四」。
記者:麥志榮
首任特首董建華在回歸時已經公開呼籲港人放下六四包袱,繼任的曾蔭權亦是同一論調,其後到梁振英以及今屆的林鄭月娥則索性不再評論六四事件。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指出,回歸以來幾任政府對於六四的立場其實一貫不變,只是近年「學精咗」轉變策略,以免刺激更多人參與六四悼念。
1997年6月回歸前夕,董建華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為協助國家強大了令香港得以順利回歸,現在是時候大家放下六四包袱。」他指出,六四事件前經常看電視播放有關學運的報道,與大眾一樣關心,任何人都不希望六四事件發生,但之後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令人興奮的成功。
2009年六四20周年,曾蔭權在立法會被議員質問是否支持平反六四,他回答:「事件發生咗到 依家已經好多年,其間國家喺各方面嘅發展都得到驕人成就,亦都為香港帶嚟經濟繁榮,我相信香港人對國家嘅發展會作出客觀評價,我嘅意見就係代表香港人整體嘅意見。」
問責官員上任後避談
梁振英1989年曾經聯署刊登廣告「強烈譴責北京當局濫殺市民的冷血暴行」,同年他接受港台節目《鏗鏘集》訪問時更指出:「中國政府喺事前作嘅承諾,後來都一一落空,包括不秋後算賬,包括軍隊唔係用嚟對付學生,香港嘅未來同中國政府畀香港嘅承諾,無論《中英聯合聲明》嘅承諾,《基本法》嘅承諾,有好密切關係,如果中國政府咁唔重視自己嘅承諾,好難怪香港人對中國政府失咗信心。」2010年梁振英回答記者提問時卻表示,六四是中國人的一場悲劇,事件的所有真相,「我們未完全清楚」。2012年他參選特首後,多次被追問對於平反六四的立場,但他不是閃爍其詞,便是索性拒絕回應。
林鄭月娥2017年參選特首,在選舉論壇上被問及六四事件立場,她只表示:「六四事件係令人非常傷感嘅事,歷史會有交代,我哋要睇吓往後發展。」她上任更拒絕再評論六四事件。
現屆政府部份問責官員當年曾經支持北京學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009年擔任立法會議員時,曾經就平反六四議案發言,他表示六四事件前看電視感到熱血沸騰,很想飛往北京聲援學生,又曾經到新華社示威,但近年不斷有資料披露,令他相信學生運動是中共黨內權力鬥爭的棋子,香港人對於內地政治鬥爭所知甚少,誰是誰非難下判斷,最終他對平反六四議案投下棄權票。加入政府之後,他便封口不再評論。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1989年時仍是民主派成員,曾經登報譴責中共。2012年他參選立法會時在論壇上表示,有更多資料流出,令人覺得六四事件複雜,有外國勢力介入。他加入政府後不再評論六四。
政府出手圖干擾悼念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990年加入民主黨前身港同盟,他上任前曾經表示,對於當年犧牲的人,中國政府有責任清楚交代。但上任後他改口稱不適宜公開表達感受。
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指出,幾任特首不評論不等於放任不管,特區政府多年來一直在搞各類小動作,試圖干擾六四悼念活動,因支聯會是合法組織,所以有關干擾無大作用,不過當日後23條立法後,支聯會隨時會被界定為顛覆國家組織,六四集會屆時恐怕亦會成為非法活動。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與政府勾連的保皇派系由初期少談六四,到近年轉守為攻。今年殺出一個名為「六四真相研究組」的組織,聯同香港政研會、愛港之聲等支持政府團體召開記者會,組織召集人是全國政協前委員張家敏,公開宣佈「調查結果」,認為六四事件中死亡人數只有「幾百人以內」。
支聯會相信這是配合中央的管治策略,為中共「平反六四」。
記者:麥志榮
首任特首董建華在回歸時已經公開呼籲港人放下六四包袱,繼任的曾蔭權亦是同一論調,其後到梁振英以及今屆的林鄭月娥則索性不再評論六四事件。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指出,回歸以來幾任政府對於六四的立場其實一貫不變,只是近年「學精咗」轉變策略,以免刺激更多人參與六四悼念。
1997年6月回歸前夕,董建華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為協助國家強大了令香港得以順利回歸,現在是時候大家放下六四包袱。」他指出,六四事件前經常看電視播放有關學運的報道,與大眾一樣關心,任何人都不希望六四事件發生,但之後中國改革開放取得令人興奮的成功。
2009年六四20周年,曾蔭權在立法會被議員質問是否支持平反六四,他回答:「事件發生咗到 依家已經好多年,其間國家喺各方面嘅發展都得到驕人成就,亦都為香港帶嚟經濟繁榮,我相信香港人對國家嘅發展會作出客觀評價,我嘅意見就係代表香港人整體嘅意見。」
問責官員上任後避談
梁振英1989年曾經聯署刊登廣告「強烈譴責北京當局濫殺市民的冷血暴行」,同年他接受港台節目《鏗鏘集》訪問時更指出:「中國政府喺事前作嘅承諾,後來都一一落空,包括不秋後算賬,包括軍隊唔係用嚟對付學生,香港嘅未來同中國政府畀香港嘅承諾,無論《中英聯合聲明》嘅承諾,《基本法》嘅承諾,有好密切關係,如果中國政府咁唔重視自己嘅承諾,好難怪香港人對中國政府失咗信心。」2010年梁振英回答記者提問時卻表示,六四是中國人的一場悲劇,事件的所有真相,「我們未完全清楚」。2012年他參選特首後,多次被追問對於平反六四的立場,但他不是閃爍其詞,便是索性拒絕回應。
林鄭月娥2017年參選特首,在選舉論壇上被問及六四事件立場,她只表示:「六四事件係令人非常傷感嘅事,歷史會有交代,我哋要睇吓往後發展。」她上任更拒絕再評論六四事件。
現屆政府部份問責官員當年曾經支持北京學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009年擔任立法會議員時,曾經就平反六四議案發言,他表示六四事件前看電視感到熱血沸騰,很想飛往北京聲援學生,又曾經到新華社示威,但近年不斷有資料披露,令他相信學生運動是中共黨內權力鬥爭的棋子,香港人對於內地政治鬥爭所知甚少,誰是誰非難下判斷,最終他對平反六四議案投下棄權票。加入政府之後,他便封口不再評論。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1989年時仍是民主派成員,曾經登報譴責中共。2012年他參選立法會時在論壇上表示,有更多資料流出,令人覺得六四事件複雜,有外國勢力介入。他加入政府後不再評論六四。
政府出手圖干擾悼念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1990年加入民主黨前身港同盟,他上任前曾經表示,對於當年犧牲的人,中國政府有責任清楚交代。但上任後他改口稱不適宜公開表達感受。
支聯會副主席蔡耀昌指出,幾任特首不評論不等於放任不管,特區政府多年來一直在搞各類小動作,試圖干擾六四悼念活動,因支聯會是合法組織,所以有關干擾無大作用,不過當日後23條立法後,支聯會隨時會被界定為顛覆國家組織,六四集會屆時恐怕亦會成為非法活動。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