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30年前的今日,支援中國愛國民主運動的支聯會成立,以「釋放民運人士、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為五大綱領。前特首促解散、年輕世代求切割、民主女神像遭強搶、永久紀念館遇打壓,唯靠市民莫失莫忘,支聯會風雨中屹立30年,儘管平反六四似乎未見曙光,身為支聯會秘書的李卓人強調撐住就有希望,「如果個個都話放棄,咁香港真係冇希望」。
記者:呂浩然
在1989年5月21日,100萬港人上街聲援北京學運,支聯會同日誕生,在中國唯一自由的土地,聲援北京的愛國民主運動。每年在維園舉辦六四集會,在民間將屠城史實保存,議會內則透過平反六四議案,為良知留下逐字紀錄。內外抗爭30年,尚未能為被政權槍殺的人討回公道,有份創立支聯會的李卓人接受《蘋果》訪問時坦言,早有心理準備平反六四是長期抗爭,但看着一個一個天安門母親離世,仍然未見平反之日,難免會有點痛心。
「我成世就係希望大家唔好冷漠吖嘛,就係希望大家唔好放棄,點解到今時今日大家要放棄呢?」
過去30年,中共不時想將支聯會消滅。1997年候任特首董建華約見已故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要求停辦六四悼念活動,回歸後兩年更連續兩度約見,着「放下包袱」並解散支聯會,結果遭華叔狠拒。解散支聯會不成,打壓開始紛至,2010年警方多番無理搶走原於時代廣場外展示的民主女神像,支聯會一度包圍北角警署。就連舉辦六四集會要求,當局也諸多阻撓,例如以人流管制阻礙市民參與,而在民間購置物業設立六四紀念館,亦屢遭刁難。
上一代人頂住壓力之時,年輕一代卻自行割裂,學聯2015年首度退出支聯會籌辦的六四集會,年輕人開始與「鄰國的事」六四切割,李卓人不諱言這亦令他痛心,指六四當初啟蒙了一整代香港人,由只顧經濟「搵食」到變成對民主有追求的人,然而過去數年,人大8.31決定、雨傘運動被打壓,還有一國兩制不斷遭蠶食,使人從滿腔熱血還原至抱着「冇得搞」的心態:「我成世(人)就係希望大家唔好冷漠吖嘛,就係希望大家唔好放棄,點解到今時今日大家要放棄呢?其實香港仲有好多嘢要做」,他稱明白有些人要與六四切割的因由,但痛心明明同樣痛恨中共的人,為何不能一同抗共。
其實就算堅持信念如他,有時也不禁會問:「點解未得(平反六四)?」30年間,中共換過四名國家主席,由六四期間任國家主席的楊尚昆到今天的習近平,李卓人一度想,期望六四事件中的執行者江澤民平反不果,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上場後總會寬鬆點?結果或因江澤民仍然在世,導致胡、溫未能平反,那就看與六四沒有關連的習近平,「點知呢個(習)比以前任何共產黨國家主席仲專政,成個秦始皇咁樣」,「就咁釀支酒叫做『銘記八酒六四』,佢都當係顛覆國家政權、尋釁滋事罪,即係睇到習近平完全冇任何嘢係肯去平反六四」,同時凸顯中共永不承認歷史錯誤的特性。
相關新聞:他們曾說過……
「我哋都想盡快多啲新生代接手。有時佢哋自己覺得自己未ready啫!」
但他深信以鎮壓維持的政權,總有個時限,「中共嘅政權遲早爆」,只要堅持不放棄,總有正義重臨一日。他指就算在內地的強權下,較難傳承真相給新一代,但社會資訊發達,人民追求自由,就算中共「洗腦」,也未必禁得住內地人民對真相的渴求,反觀香港年輕一代接受資訊的渠道卻過於狹窄,大多僅在自己圈子認識問題,所以他指要努力打開新一代人的眼界和視野,這也是自司徒華離世八年來令他感到最大壓力的問題,指自己與支聯會都在緊隨時代和思想的變遷,尋找更好的論述,希望年輕人認同支聯會的使命和目標。可幸他感到近年關於與六四切割的想法有所好轉,而兩種想法之間亦比之前有對話基礎。
越打壓越頑強,支聯會靠有心人以信念撐住30載。未來的平反路,大家更關注支聯會接班問題,薪火需要相傳,沒理由來來去去都是李卓人或何俊仁等舊面孔打前鋒。李卓人直言:「我哋都想盡快多啲新生代接手」,所以未來會多讓年輕一代,例如80後的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等人多些發言,並且培養出具代表性的人,他笑言:「有時佢哋(支聯會新生代)自己覺得自己未ready啫!」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