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李嘉誠旗下 AI晶片商避開貿戰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21日 07:45
2019年05月21日 07:4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中美貿易戰下,企業選址設廠變得更加謹慎。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有份的人工智能(AI)晶片製造商耐能(Kneron)首度自行生產自家研發高性能晶片KL520,並選址台灣製造,創辦人劉峻誠受訪時指當初未料到中美貿易爭端會重燃,坦言中國生產較難出口到美國,若選址美國生產成本亦高昂,故此台灣是最佳選擇。
現時AI技術例如3D人臉辨識用途甚廣,包括支付、人臉解鎖、門鎖等均會應用,不過這些技術背後連接雲端處理,除了辨識時間較長外,最重要是不時引起個人私隱等憂慮。AI晶片則是以終端機運作,意味資料毋須先經雲端,只保留在終端機內,安全度較高而且運算快。
劉峻誠介紹到,名為KL520的神經網絡處理器(NPU)壓縮至體積細小,而且功損耗較低,兼容主流及第三方算法,運算能力卻勝同行,故此已經有不少中國及台灣公司展開合作。無論是攝影機、安防監控、智能家電等都可以應用。不過一些比較「超現代」的AI應用例如無人車,他認為投入資本大、時間長,現時主攻一些比較容易進入的領域。
台灣製造 較易出口美國
以往耐能只是以提供知識產權(IP)方式,例如幫手機品牌格力或搜尋器百度提供服務,現時最終走上AI晶片製造商之路。劉峻誠說最初以IP方式向企業提供解決方案是因為資本不足,現時則可以獨立製造,預料KL520生產後半年銷售量才會較明確,他預期可以到1,000萬至1億件的銷量。
劉峻誠又提到選址台灣製造是在中美貿易爭端重燃之前,故此是「誤打誤撞」的選擇,幸運的是目前無論出口至中國或美國都不受影響。現時耐能在中國珠海及深圳仍保留IP業務平台,若果合作企業擁獨特領域,仍然會選擇以IP方式合作。被問到會否與華為合作時,劉峻誠僅說難回答假設性問題。
耐能過往融資約4,000億美元資本,劉峻誠指目前正在進行B輪融資,未來有上市打算,但時間及地點暫未能透露。
記者:周家誠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