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正與哥倫比亞商討,在當地合作興建一條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鐵路,盼成巴拿馬運河之外,另一貫通兩洋的貨運選擇。哥倫比亞是美國在南美洲親密盟友,中哥合作勢觸動美國神經。英國《金融時報》稱,哥倫比亞政府也希望以此作籌碼,促使白宮爭取國會盡快批准美哥自由貿易協定。
「這是一個千真萬確的建議,而且已談到甚深入的階段。」哥倫比亞總統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向《金融時報》說﹕「中方研究了每噸運輸成本以及投資成本。」報道稱,這項鐵路計劃,是中國愈益積極向發展中國家貸款的最新例子。
中國進軍南美 觸動美神經
這條「乾運河」長220公里,將由太平洋海濱,伸延至大西洋城市卡塔赫納(Cartagena)附近。卡塔赫納是中國商品運抵後重新組裝再出口到美洲各國的集散地。
哥倫比亞一直希望興建鐵道或運河,作為巴拿馬運河外的另一貫通兩洋選擇。哥國對美國國會仍未通過4年前兩國締訂的自由貿易協議,還在一再拖延,感到沮喪。
中國和哥倫比亞的雙邊貿易額從1980年的1000萬美元,激增至2010年的50億美元,令中國成為哥倫比亞的第2大貿易伙伴,僅次於美國。中國駐哥倫比亞大使高正月說﹕「哥倫比亞擁有非常重要的戰略位置,我們視該國為通往拉丁美洲的門戶。」
《金融時報》稱,「乾運河」鐵道項目,僅是中方一系列建議中的一項,目標是加強哥國連接亞洲的交通,改善哥國已老化的基建,而這亦是桑托斯政府的首要任務。中國和哥倫比亞官員稱,雙方談判取得最大進展的,是一條長達791公里的鐵路以及太平洋港口布埃納文圖拉的擴建計劃。整項計劃耗資76億美元,將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提供融資,項目由中國鐵路集團經營,估計每年可將4000萬噸貨物,由哥倫比亞內陸心臟運到太平洋沿岸,其中運往中國的煤炭將成首要考慮。
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