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困擾香港35萬人 手心多汗症 切神經斷尾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21日 06:35
2019年05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天氣轉熱容易出汗,但如果手心經常無故大量出汗,小心患上手心多汗症。本港估計有超過35萬人患此症,手心長期多汗,對工作、社交和日常生活造成困擾,不少人誤以為是不治之症,其實可切除交感神經「斷尾」,但病人術後可能出現身體其他部位汗量變多等後遺症,醫生建議應根據自身病情決定是否接受手術。
記者:何家朗
人體全身皮膚約有300萬至500萬個汗腺,尤其集中在手掌、腳掌、面部和腋下等位置,當體溫太高,或受到疾病和情緒影響,就會排出汗液。然而,當某些身體部位異常大量出汗,明顯超出調節體溫的需要,就可能是患上多汗症,其中手心多汗症是較常見的一種,通常在患者進入兒童期或青春期時,因社交活動增多而被發現。現時估計全球約有5%人口患不同程度的手心多汗症,以此推算全港患者超過35萬人。
港怡醫院名譽顧問醫生司徒達麟表示,此症患者手心長期處於多汗狀態,病情因人而異,部份患者手心的汗多至如滴水,執筆寫字時甚至會沾濕紙張,觸碰電器時更有觸電的風險,與人握手時倍感尷尬,對患者工作、社交和日常生活均造成嚴重困擾。不少患者會自行以不同方法緩解病情,例如常備毛巾和紙巾擦手,或噴灑止汗劑等,但效果通常並不顯著。
司徒達麟指出,大部份患者對病症並不了解,誤以為手心多汗症不能治癒,但其實是有治療方法。對於最常見的原發性手心多汗症,除以離子電浸療法或注射肉毒桿菌等傳統方法紓緩病情外,病情嚴重者更可接受微創手術切除控制出汗的交感神經,最新技術能經頸部或胸部導入針孔式胸腔鏡進行切除。術後止汗效果即時見效,更能持續多年不再復發,病人更能即日出院,復元後更近乎無疤。
術後或致代償性多汗
不過,他提醒患者應留意交感神經切除術的副作用,約有六成病人在術後雖然手心不再出汗,但會出現「代償性多汗症」,即身體其他部位汗量變多,亦有少於1%患者術後出現面部無汗、手掌紅腫等後遺症。雖然這些後遺症一般較輕微,對生活影響遠比手心多汗症低,但症狀會伴隨一生及無法逆轉,建議患者應根據自身病情衡量利弊,充份考慮後才決定是否接受手術。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