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專注力不足 易衝動行事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22日 16:35
2019年05月22日 1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研究顯示,過度活躍症一般5至6歲時才會出現有關症狀,每100名兒童約有五至八人患上此病。患者一般出現專注力不足以及干擾性行為的問題,需結合藥物及行為治療,徵狀會隨年齡增長而改善。
專注力促進會主席王玉珍解釋,過度活躍症人士行為表現較同齡者年輕三分一,故案中12歲學童行為僅8歲,絕不適宜獨留在家,「如果家長以一般同齡人嘅標準對佢作出要求,係好唔公平」。王指過度活躍症人士行為較衝動,往往未經詳細思考,因此發生意外導致受傷及死亡機會較常人高,過去曾有患者因忘記帶門匙,不惜爬牆入屋而跌死。她補充,過度活躍症患者可能會伴隨焦慮症及阿氏保加症,進一步影響其行為,例如社交障礙及固執行為 。
父母高壓管教或惹反彈
事件中,傷者因堅持穿運動服上學,自行收衫導致意外。王玉珍分析,12歲正值青春期,想要獲得更多自主權,若父母一向採用高壓式管教方法,會令對方作出反彈行為,不惜唱反調抵抗。她建議過度活躍症患者父母,應早於子女小一時便開始教導,訓練其獨立性及解決問題的方法,「令佢知乜嘢唔可以做,乜嘢行為會有危險」。王指過度活躍症患者需要更多活動空間,劏房的狹窄居住環境確會對其發展構成不良影響,幸涉事男童一家獲分配公屋,現時有過度活躍症患者的家庭,一般會獲發較大單位。
■記者潘婉玲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