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覆核指南舉游蕙禎案「為人大釋法正名」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23日 16:35
2019年05月23日 1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律政司昨出版司法覆核指南,臚列大量案例,說明政府人員作出決策或行動時需注意的司法覆核風險。指南其中一節提及人大釋法,表示香港法庭解釋《基本法》時,受制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並列舉游蕙禎兩年前宣誓案作說明;有立法會議員質疑列舉此案例,是刻意把人大釋法正名化。
最新一版《司法覆核概論——給政府機關行政人員的指南》,是為政府機關行政人員就司法覆核原則提供指引,以便他們作適當決策或制訂政策工作。
指南分多個章節,第六章「憲制性的質疑」提及「基本法的解釋」及「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基本法的影響」,內文指香港法庭在審裁個案及宣佈任何法律條文或行政行為因牴觸《基本法》相關條文而無效時,擁有解釋《基本法》司法管轄權,但受制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基本法》權力,「而香港法院應以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解釋為準」。
楊岳橋:包裝極都係有問題
指南列舉2017年游蕙禎因其誓詞而被褫奪主法會議員資格的司法覆核案,引述終審法院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頒佈《基本法》解釋對香港法庭具約束力,相關解釋影響可追溯至1997年《基本法》生效之時。
公民黨楊岳橋表示,律政司是故意例舉「梁游事件」,為政府所作爭議決定「塗脂抹粉」及為人大釋法「正名化」,「法庭當時判詞都幾對律政司傾斜,咁佢(律政司)梗係舉呢啲去鞏固論點」。
楊續指法律界對人大釋法是「永恒嘅爭議」,「佢仲提呢啲例子,意欲為何呢?幾靚嘅包裝,如果係有問題,包裝極都係有問題」。
指南亦顯示,公民欲透過司法覆核推翻政府錯誤決定,越來越難。司法覆核許可申請近年有增加趨勢,但獲許可個案則不升反跌。2014年司法機構接獲168宗申請,84宗獲許可(50%),2016年228宗申請僅26宗許可(11.4%)。法庭受理的司法覆核案當中,政府勝訴比率近年有上升趨勢,由2014年64%升至去年93%。
■記者張文鈴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