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達觀心戰】切勿過度解讀危機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23日 06:35
2019年05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應對危機,一定要想起Barry Manilow。人在不利的環境中看問題往往傾向比較負面,因而作出過了頭的情緒化反應。康奈爾大學的Thomas Gilovich教授稱這種心理現象為「聚光燈效應」。
他在1999年的一個經典實驗中,安排學生一字排開,坐在面向門口的椅子上填寫問卷。5分鐘後,一名穿着印有Manilow 21 x 24 cm大頭T裇的同學走進來,工作人員先請這位遲到者坐下,但隨即改口說程序已經開始了太久,還是請他離開。其後,研究員請該學生估計有多少人留意到他的T裇,亦要求早已坐下的同學說出衫上印上誰人。測試反覆在不同組別進行。
「慢D老」年屆75,在70年代出道,今天仍在拉斯維加斯賭城獻唱,票價由89至483美元不等。當年在校園內,他被視為老土,年輕人穿上他的T裇會感到彆扭。被要求着此衫的同學,事前都確認了這一點。結果遲進來的同學,平均估計有46%的人會注意到他的Manilow衫。實際上,只有23%的參加者注意到。
我們在感到困窘時,會以為旁人都在注視自己,推而廣之,在處理危機時,機構主管大多不自覺地陷入類似的軌迹,把社會上負面反應放得太大、太上心,導致做出過猶不及的應變措施。危機管理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其實是心理輔導,要紓解決策者在spotlight之下的自然負面情緒,提醒他們切勿過度解讀事態的發展。
何安達
hoontat@yahoo.com
本欄逢周四刊出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