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東亞實際多賺4% 減派息率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16日 21:59
2011年02月16日 21:59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受惠金融工具公允轉虧為盈,加上減值損失大減,東亞銀行(0023)於2010年純利創歷史性新高,賺逾43億元,按年勁增六成,超乎市場預期。盈利雖然超越金融海嘯前高峰,本港貸款增長亦優於市場表現,然而核心經營表現平平,加上未來該行內地業務仍需大量投入資源,分析員認為東亞盈利能力尚未回復。

東亞中午公布純利創新高的好消息,雖然午後開市股價一度飈升至最高33.9元,但扣除減值損失前東亞的經營溢利實際只增長4%。為符合新的銀行資本要求,集團更削派息比率近6個百分點,末期息派0.56元,仍然未能提高資本充足比率,期內仍跌0.1個百分點至13.2%,市場對東亞未來業務表現及派息存疑,收市報33.2元,無升跌。

全年賺逾43億 末期派0.56元

副行政總裁兼投資總監李繼昌指出,有信心未來核心盈利可以持續,因為該行中港聯動的策略正見效。另一位副行政總裁李民橋補充:「香港新增貸款逾三成,當中有一半都是由東亞中國轉介落嚟」,相信今年貸款可維持雙位數增長。李繼昌續指,礙於本港銀行執行巴塞爾三資本協定的時間及本港監管要求有不確定性,「為取平衡今次把派息率減至48.9%,未來亦會不時檢討」。

貸存比率下調 內地盈利貢獻大減

東亞中國稅前盈利減5%至14.2億元,對集團稅前盈利貢獻由逾四成降至不足三成。為符合中銀監今年底要求外資銀行的中國子行,貸存比率降至75%,東亞中國去年極力壓貸增存,貸款和存款分別增加10.9%和40.4%,令貸存比率截至去年底為78%。

集團經營支出期內增逾一成,成本對收入比率達到62%,市場人士認為,東亞成本控制未夠完善。負責東亞中國業務的副行政總裁李民斌不諱言,東亞中國的成本壓力大,「增設分行和支行的成本外,IT投放和薪金亦加重成本」。值得慶幸的是,中國步入加息周期對息差有利,他指該行議價能力相對提高,東亞中國淨息差截至去年12月底達2.34%。現時內地網點94個的東亞中國,今年網點數目將會超過100個。

集團去年股本回報率為10.1%,與海嘯前大概12%至14%的尚有一段距離。野村亞洲區(除日本外)股票研究香港銀行業副總監沈其耀坦言﹕「東亞盈利有增長,但Profitability(盈利能力)未返來。」

東亞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對今年餘下時間前景觀望審慎,又料海外業務增長放緩,「歐元區主權債務有待解決,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影響逐漸消退,海外市場需要能否持續,仍要拭目以待。」李民斌表示,該行已把認為是最難經營的海外業務部分剝離,例如美國的零售銀行業務,東亞已把其美國分公司的八成股權出售予工商銀行(1398),他續稱,由於交易尚待各方監管批准,料交易難於上半年入帳。

(明報記者李家欣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