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上文提及的2013年瑞士伯恩大學研究顯示,居住高層比住低層的人更易跳樓自殺,居住地下及一樓跳樓自殺的男性,佔總自殺個案的19%、女性為23%;而住八樓以上跳樓的男性,佔自殺個案27%,女性佔31%。
專家:都市化令人更易患病
精神專科醫生曾繁光指出,香港並沒有相關研究足以證明居住樓層與精神健康有關,「有英國研究顯示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住喺高樓大廈更易有情緒問題,但因為佢哋本身喺健康上需要政府照顧,先被調上高樓,所以無法咁簡單就推論高樓同情緒病有關,反而係都市化就令更多人患上情緒病」。
曾解釋,樓宇高度以外,不同的社會、經濟狀況對精神健康有更大影響,「生活壓力大,社會過份講求競爭力,逼都市人不斷生產,工作過程刻板亦會令人情緒唔好」。他解釋,都市人患上精神或情緒病,絕非單一原因,由生活、工作、食物,乃至小時候所接受的教養方式,都會影響精神健康。
對於住在高樓大廈容易令人產生跳樓的傾向,曾繁光認為,自殺的方法並非取決於居住樓層,反而是不同地方人們所能接觸的自殺方法,「住平房嘅人會選擇跳橋,農村會選吞食農藥,美國吞槍等,唔代表住高樓,自殺嘅風險會大咗」。
相反,住得較高,景觀開揚一點,又會否令人心曠神怡,減低自殺率?曾繁光表示,對於精神病患者來說,開揚景觀亦可能看成「咁靚嘅景,但我咁冇用,一切都冇意思……住得高都未必可以減少精神問題,有焦慮症者反而會擔憂:我一陣點落返去?」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專家:都市化令人更易患病
精神專科醫生曾繁光指出,香港並沒有相關研究足以證明居住樓層與精神健康有關,「有英國研究顯示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住喺高樓大廈更易有情緒問題,但因為佢哋本身喺健康上需要政府照顧,先被調上高樓,所以無法咁簡單就推論高樓同情緒病有關,反而係都市化就令更多人患上情緒病」。
曾解釋,樓宇高度以外,不同的社會、經濟狀況對精神健康有更大影響,「生活壓力大,社會過份講求競爭力,逼都市人不斷生產,工作過程刻板亦會令人情緒唔好」。他解釋,都市人患上精神或情緒病,絕非單一原因,由生活、工作、食物,乃至小時候所接受的教養方式,都會影響精神健康。
對於住在高樓大廈容易令人產生跳樓的傾向,曾繁光認為,自殺的方法並非取決於居住樓層,反而是不同地方人們所能接觸的自殺方法,「住平房嘅人會選擇跳橋,農村會選吞食農藥,美國吞槍等,唔代表住高樓,自殺嘅風險會大咗」。
相反,住得較高,景觀開揚一點,又會否令人心曠神怡,減低自殺率?曾繁光表示,對於精神病患者來說,開揚景觀亦可能看成「咁靚嘅景,但我咁冇用,一切都冇意思……住得高都未必可以減少精神問題,有焦慮症者反而會擔憂:我一陣點落返去?」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