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黑店改親友持牌 重新註冊續營業長青網文章

2011年02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1年02月16日 05:59
2011年02月16日 05:5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海關與消委會聯手公布涉及售賣偽冒藥物店舖名單,原意讓市民警惕兼對業界起阻嚇作用,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去年被檢控藥房中,三分之一已易名或遷往新址,有業界人士透露,部分藥房為免被人查出是同一老闆,出事後不單改名,並更改持牌人,重新註冊再營業,由於是依足法例,政府亦無可奈何。

1/3被控藥房重開

業界雖然認同名單有助增加透明度及某程度上起阻嚇作用,但港九藥房總商會理事長劉愛國承認,藥房黑店問題「好難搞」,「我們跟政府開過會,但都無辦法。他們轉人名、持牌人、轉店名,跟足規矩,政府一樣要批給他(註冊申請)」。劉愛國透露,去年在衛生署註冊的藥房中,業界知悉至少5至6間幕後店主由過往黑名單藥房的負責人持有,只是由親戚或朋友轉任持牌人。他說﹕「沒辦法,他們跟足法例申請,至於之後會否再賣假藥,就不知道了。」

議員促加緊巡查

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委員李華明表示,黑店易名後繼續經營的問題一直存在,促請海關制訂黑名單後,必須經常巡查,才能達到更佳的阻嚇作用。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版權及商標調查(行動)課監督連順賢回應時指出,海關卧底行動時,會同時巡查曾被控罪或未曾犯事的藥房,以掌握整體業界偽冒情况。

明報記者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