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身為屠夫,我真的無法接受這些塑膠!」年輕的法國屠夫德布瓦慘叫。他所說的「塑膠」,是指近年逐漸登堂入室上餐桌的素肉。
肉,只會來自動物,這就如太陽從東方升起一樣,數千年來都是毋須爭辯的「真理」。以植物原料製成的素肉,就算口感、味道和外觀已高度像真,對於屠夫來說,始終是「異類」。然而,德國法蘭克福本月中旬舉行肉類加工業展覽會(IFFA),在肉香四溢的豬腩、牛腦和羊腸當中,素肉竟以「明日之星」姿態登場,難怪德布瓦感到不忿。
促食家「吃得更精」
18歲的德布瓦剛以優秀的解牛技術奪得新秀屠夫大賽亞軍,對自己的專業充滿自豪感,直指素肉有損「屠宰專業的本質」。「要我處理人造肉,是絕不可能的。」他說。20歲瑞士女郎妮德爾貝格爾深有同感:「身為屠夫,我支持真肉。我相信許多人皆如此想。」
但「假肉」開始入屋是不爭的事實,年輕屠夫們預見自己的專業將受重大影響。來自英國的卡利斯特認為肉店要「順應新趨勢,試着去迎合」。
新秀屠夫冠軍、荷蘭女郎哈格斯馬同意素肉令人對食肉的想法改變。在食肉不環保的概念流行下,「人們思考如何烹煮肉……如何多用些蔬菜。」她認為「也許下一代」肉店經營者將要運用更多創意爭取生存空間。「思考如何吃肉很重要,如何吃少點而但吃得更精……例如選有機肉類,選農場放養吃草、而非大企業圈養用飼料餵大的牛。」
德國屠夫布斯曼贊成減少吃用大企業不環保培育的豬牛,但認為素肉始終取代不了真肉,他的肉店只會賣真肉腸。「素肉不是香腸。事實就是如此。」
法新社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肉,只會來自動物,這就如太陽從東方升起一樣,數千年來都是毋須爭辯的「真理」。以植物原料製成的素肉,就算口感、味道和外觀已高度像真,對於屠夫來說,始終是「異類」。然而,德國法蘭克福本月中旬舉行肉類加工業展覽會(IFFA),在肉香四溢的豬腩、牛腦和羊腸當中,素肉竟以「明日之星」姿態登場,難怪德布瓦感到不忿。
促食家「吃得更精」
18歲的德布瓦剛以優秀的解牛技術奪得新秀屠夫大賽亞軍,對自己的專業充滿自豪感,直指素肉有損「屠宰專業的本質」。「要我處理人造肉,是絕不可能的。」他說。20歲瑞士女郎妮德爾貝格爾深有同感:「身為屠夫,我支持真肉。我相信許多人皆如此想。」
但「假肉」開始入屋是不爭的事實,年輕屠夫們預見自己的專業將受重大影響。來自英國的卡利斯特認為肉店要「順應新趨勢,試着去迎合」。
新秀屠夫冠軍、荷蘭女郎哈格斯馬同意素肉令人對食肉的想法改變。在食肉不環保的概念流行下,「人們思考如何烹煮肉……如何多用些蔬菜。」她認為「也許下一代」肉店經營者將要運用更多創意爭取生存空間。「思考如何吃肉很重要,如何吃少點而但吃得更精……例如選有機肉類,選農場放養吃草、而非大企業圈養用飼料餵大的牛。」
德國屠夫布斯曼贊成減少吃用大企業不環保培育的豬牛,但認為素肉始終取代不了真肉,他的肉店只會賣真肉腸。「素肉不是香腸。事實就是如此。」
法新社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