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強積金管理局建議調高供款的最高和最低入息,須作供款的最高入息水平由2萬元調升至3萬元,估計47萬名月薪逾2萬元的僱員和自僱人士,平均月供增加413元,整體僱主供款負擔則月增1.64億元。為減輕僱主負擔,積金局提出可對最高入息作分階段調升。至於須供款的最低入息,則由5000元增至5500元,即8.34萬名低收入人士平均每月可少供255至260元。
根據法例,積金局每4年檢討供款最高及最低入息水平,在2002年政府提出強積金入息水平檢討機制時,有關入息調查結果已建議最高入息水平由2萬元增至3萬元,但政府當時考慮經濟,決定不調高。至2007年檢討,積金局再次提出增至3萬元的建議,但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有數名委員憂慮增加僱主經營成本,打擊中小企,政府決定放棄。
積金局在上月完成的檢討報告表示,最高入息由2萬元增至3萬元,會對月入逾2萬元的僱員和自僱者構成影響,每月增加最多500元供款,平均增加413元。積金局估計每月供款總額會因此增加約3.61億元,當中僱主和僱員各額外供多1.64億元,自僱人士額外多供3300萬元。
倡分階段上調 減影響僱主財政
積金局又建議考慮分階段增加,減少對僱主的財政影響,例如分4年增加,首年先由2萬元增至2.25萬元,屆時僱主每月額外供款便是4800萬元。報告又引述有積金局成員稱,調高最高入息水平未必對高薪僱員有利,因為可能導致他們可享有的其他退休福利相應減少,亦減低他們的投資靈活度。
中原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認為,額外供款對職場的影響要視乎經濟,若經濟差、求職市場淡靜,公司可能會減慢月薪2萬元的員工加薪。
黃國健倡最低入息看齊最低工資
另外,最低入息水平亦會由5000元增至5500元,預計75,800名僱員和7600名自僱人士因此不用供強積金,每月平均有多255至260元現金。
本身是積金局非執行董事的工聯會黃國健認為,最低工資將於5月實施,屆時每天工作8小時的全職打工仔,都會領取約5800元工資,當局應把強積金入息下限設在5800元,以達至全民獲強積金保障,他將在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