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生看《天安門》不敢直視畫面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31日 13:35
2019年05月31日 13: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香港某大學的一間放映室,拉上窗簾、關了燈,成為了一個打破思想籠牢之地。
這個暗室,開啟了一扇歷史之門。兩個90後內地生,用三小時,認識一件被內地官方封鎖了三十年的歷史大事──六四事件。他們應記者邀請,在保護身份的情況下,一起觀看六四紀錄片《天安門》,之後分享觀後感。
看在眼裏,震撼在心靈,內地生質問這流血鎮壓,是在鄧小平時代發生的嗎?
化名小草和Grace的內地女生,同為90後,分別在內陸和沿海省分長大,三年前來港攻讀大學。對於她們來說,香港是一個國際化城市,來港讀書,是為了方便日後到外國進修。她們希望在一個知識、資訊開放的地方學習,體驗與內地不同的教學氛圍。而且,香港相對歐美國家而言,離家鄉比較近,利於初期適應。
她們與其他內地來港的學生一樣,接觸到更多原本被內地封鎖的資訊,聽見社會上多元的聲音,擴闊了視野。他們也跟香港年輕人一樣,會用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媒體,打通了原本接觸不到的世界。
這天,記者邀請他們到一間放映室,觀看六四紀錄片《天安門》。這部歷時三小時的八九學運實錄,很多港人可能不感陌生。不過,對於小草和Grace來說,紀錄片的不少片段,例如民眾的愛國訴求、被訪者的哭訴、軍車的鎮壓、長安街上的槍聲、醫院的停屍間等都是首次呈現在她們的眼前,與以往自己原本所認知的,產生了強烈對比。
「沒想到改革開放過程有屠殺」
小草坦言,一直以為「八九學潮」只是學生抗議運動,認知之中沒有「六四」流血鎮壓的這一幕。「我們上歷史課時都沒有講過,老師會提一句八九學潮,可是不會再深入講裏面……今天我才了解到六四事件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
觀看影片時,自言對政治認識不深,興趣不大的小草的表情沒有太大變化。但看到解放軍鎮壓一幕,她的眉頭立時緊鎖,神色不安緊張。她雙手握緊,斜着眼瞄一瞄螢幕後就低下頭,幾乎不敢再直視畫面。「印象比較深刻是,那個晚上造成的流血和傷亡事情。本來都我不太敢看那種畫面,所以我幾乎都閉着眼,不太敢去看。」
內地剛剛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小草很驚訝,在鄧小平任內和這輝煌的改革歷程中,中國竟曾發生六四鎮壓。「我們之前一直了解,他(鄧小平)就是促進改革開放,沒有想到過程中,會有這些屠殺事件。」
Grace則直言,六四基本上已被中共抹掉。「如果他(老師)沒有說是甚麼樣的事情,當然學生也沒有好奇心去探究這個事情。」她認為,國家把六四紀錄片定為「禁片」,是害怕為政府帶來衝擊,不想要中國人民看到,影響國家威信。而其實,掩蓋事實、打壓異己等做法,很符合共產黨的處事作風。「你動搖政府的權力,你就是政府的敵人,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必須要很快,讓你失去發聲的權利。」
Grace表示雖然現時的政治環境下,要平反並不可能,不過長遠而言,未必全無希望。「反正我覺得真理越辯越明,可能現在很多不是真相。但可能再等幾十年情況會有好轉。」
採訪手記:高牆之內,還有光嗎?
我們是還在念書的學生記者,通過「搭上搭」的方式,在自己的社交媒體賬號中,找到願意受訪的內地同學。找受訪者比想像中容易,但唯一的要求是要隱藏和保護她們的身份。在當前的政治環境下,相信她們仍須鼓起很大勇氣。
兩名內地生都是成長在高牆之內的三好學生,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官方不想她們知道的事情,她們並沒有刻意去探求。來到這個號稱「一國兩制」,屬於「自己國家」的地方,偶然發現國家的陰暗面,和自己的認知大有出入。
真相知道了,眼界打開了,思想自由了,對這兩名內地女生而言,到底是一次釋放還是多了無形的負擔?她們會否覺得,自己知道了不該知道的事?
中國官方在他們的成長中,嚴格控制資訊、教育、甚至影響他們的思想,令部份內地生到香港之後,獨立思考能力較弱,又不敢接受官方主旋律以外的聲音,令人感到可惜。作為香港學生,現時仍有空間看到真實反映中國國情的研究、書籍、紀錄片和報道,年輕人有批判精神可以自行判斷真相與謊言。記者心中仍有少許慶幸自己是香港人,最起碼這裏資訊流通,我們的眼睛不至於被蒙蔽,記憶不至於被清洗。
但願有天,他們也不必再擔驚受怕,能用自己的聲音和樣子,談論「敏感」話題。也但願以後,我們亦不必因為恐懼而退縮,能夠繼續報道真相,在黑夜中撥開雲霧,找到照亮他人和自己的點點星光。
記者:陳萃屏 池淑霖(浸大傳理學院新聞系三年級學生)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