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會專題:10億元市場利潤低 學生飯盒難啃有因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31日 14:33
2019年05月31日 14:33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本月初上水一小學多名學童進食午餐飯盒後集體肚痛腹瀉,令人關注到本港學生餐的衞生及質素問題。事件帶出學生飯盒市場每年營業額雖逾10億元,但供應商在價低者得、食材漲價等環境下經營困難日增。有瀕臨蝕本的小飯盒供應商堅持以質量比拼,每天烹調新鮮飯盒,務求令學童食得開心健康;也有供應商增投資研發美味新飯盒,望改變「學生飯盒難吃」的印象。
記者:林穎嵐 林熊 徐雲庭
全港有逾680間中小學的學生在校內用膳,每一個上課日消耗逾30萬個飯盒,由20多間供應商爭奪10億元市場,現時學校飯盒賣18至22元一盒,五年間只加價兩元,有經營者蝕本,連部份大公司如陽光一代及漢莎等亦退出市場。餘下的飯盒供應商也為如何符合政府規定而絞盡腦汁,因政府《學生午膳營養指引》規定飯盒肉類不得多於六分一,並要避免油炸或高糖多鹽食物。飯商往往被迫犧牲味道致被學生批評飯盒難吃。供應商每天須製作千計甚至萬計飯盒,食材或飯盒儲存溫度稍有不慎,飯盒即可能變壞,致壓力極大。
集體食物中毒惹關注
屬本地四大學生飯盒供應商之一的丹尼食品,每天為約百間學校供應超過三萬個飯盒,其工場設有大型食物雪房,員工亦戴齊口罩手套開工,但仍難免發生衞生事故。本月6日,丹尼供應給上水東華三院馬錦燦紀念小學的「小南瓜蒸雞粟米飯」曾出現異味,多名學生食用後肚痛或腹瀉,引起社會關注。
丹尼食品董事總經理李建策回應稱,經調查後懷疑是南瓜或老抽在過度加熱時釋出酸味致學生不適,公司承諾檢討,並會改善學校的通報機制。李建策坦言經營學生飯盒挑戰大,除要保證衞生及價錢實惠,也要改良味道。事實上,公司近年亦已提供更多學生愛吃的意粉及烏冬,又或香口新菜式如「蜜味豬柳包」,但行業現時面對最大的困難是人手不足。
小型供應商品質搭夠
大家樂旗下泛亞飲食的「活力午餐」更為200間學校日供約10萬個飯盒,市佔率逾三成,是行內一哥。公司指衞生第一,近年仿效飛機餐使用「Cook-Chill」流程,煮好飯盒後極速降溫保衞生、翌日送到分區中心加熱才送去學校,藉此增加產量及確保衞生。活力午餐總經理蔡景橋指公司在確保營養的同時,嘗試改革飯盒菜式望改善味道,例如學生普遍不喜愛羅漢齋,故公司引入更受歡迎飯盒如「香烤七彩野菜肉餅」,又以機械化新技術製作嫩滑水蛋以增學生食慾。
大集團薄利多銷,小型飯盒供應商則以質量比拼,望打破學生飯盒難吃的印象。曾任五星級酒店主廚的譚明輝,數年前與同事合資經營「四季美食」,除經營「到會」外,亦會到學校派午飯。合夥人吳先生解釋他以前當學生時已覺得「學校飯盒好難頂」,故欲透過在學校現場分飯,令學生可以吃到「新鮮啲、好味啲」的午飯,確保食得開心健康。
譚指生意難做,因他們落標價比大集團至少貴一至兩元,價低者得制度下難獲飯盒合約。他們年前唯一贏得的學校午飯合約,靠的是誠意,「我哋游說時話,大財團每日要做幾千幾萬個飯盒,但我哋就全力做好呢間學校700幾個,飯盒會有多啲不同美食……例如『冇酒』嘅三杯雞,冇辣嘅咖喱牛腩等。」另針對大集團預製飯盒綠葉菜欠奉,譚的公司會不時在學校即場烚菜,為學生加菜,贏得學生的笑容。譚坦言食材價格不斷上漲,三年的學生午膳合約隨時賺頭蝕尾,故他也曾想過放棄,但終仍堅持下去。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