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醫述醫術: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長青網文章

2019年05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5月31日 06:35
2019年05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健康
健康
詳情#
【蘋果日報】五十歲的陳小姐多年前確診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病情一直穩定;一天驗血突然發現白血球總數量急降,尤其中性細胞(Neutrophils),而淋巴細胞數量卻不跌反升,見大量大顆粒淋巴細胞(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
淋巴細胞有多種,包括B、T及NK細胞;其中大顆粒淋巴細胞屬T或NK細胞。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Large granular cell leukaemia)屬罕見疾病,可影響骨髓功能。病徵包括體內淋巴細胞數量大增,脾臟腫大(Splenomegaly),紅血球、中性細胞或血小板數量下降,中細胞尤其容易受影響。其他病徵還包括皮疹及淋巴結脹大。部份病者同時患有類風濕關節炎或其他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中性細胞數量減少,患者容易受細菌感染,可能迅速致命。
驗血驗骨髓有助診斷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流式細胞測試(Flow cytometric study)及T細胞受體基因重排分析(T cell receptor gene rearrangement analysis)可確診,但要小心避免誤診其他T或NK細胞腫瘤。
並非所有大顆粒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皆需要馬上接受治療,若沒有嚴重病徵,建議接受密切觀察,無需立即用藥。若病者中性細胞數量大幅減少、嚴重貧血或血小板數目大降,則必須小心考慮開始接受治療;可選擇「氨甲喋呤/葉酸」(Methotrexate/Folic acid)、「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或「環孢素」(Cyclosporine),小心環磷酰胺不宜服用超過12個月。如患者中性細胞數量極低,則必須小心感染;如有發燒,應馬上到醫院接受靜脈抗生素注射治療,否則容易有生命危險。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