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本地生誤當六四是列強侵華 對中共屠城認知較國際校學生少長青網文章

2019年06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6月02日 06:35
2019年06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六四30年】事隔三十個寒暑,時間像漂白水,把屠城的血紅與血腥都漂淡了。六四之後出生的香港人,對這段歷史的認知,究竟匱乏到怎樣的程度?連日來記者走訪各區,訪問就讀本地及國際學校的中學生,了解他們對六四的認識與態度。
結果顯示,超過八成本地學生、近七成國際學校學生都聽過六四事件,主要資訊來自學校。然而只有四成本地學校學生能正確描述六四事件,比國際學校學生還要少一成。有本地學生誤以為六四與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有關,也有人與南京大屠殺混為一談。本報又發現,七成國際學校學生聽過維園燭光集會,本地學校學生只有一半。全部受訪者中,僅一學生表示曾參與集會。
記者:鄭祉愉 趙曉彤
記者上月於上水、天水圍、中西區共訪問30名本地中學生,有25人表示聽過六四,但當中僅12位同學能準確描述六四事件,五人錯誤描述。有「亂噏」六四的學生說,事件是1964年在九龍發生,當時有坦克車駛入香港;亦有上水學生回答六四背景時說:「中國被迫簽咗一啲不平等條約咁,所以佢哋想為祖國增多一啲榮耀感。」
逾六成受訪學生表示,就讀學校有教六四。多名學生表示曾在周會中聽過教師講解六四。有上水中學生表示,教師每年六四都會穿黑衣回校向學生講解,更會在美術課講解六四藝術品背景。
「可以講嘅咩?」
調查發現僅一半本地學校學生聽過維園燭光集會,而且無人參加過。即使表示關心六四的學生,也有人表示沒聽過維園六四集會。另有學生缺席燭光集會的原因是「年年都撞正考試」、「第二朝要返學」,或質疑集會太和平:「好似坐完喺度悼念完係冇咩用,中共都唔會聽你訴求,亦都唔會……即係過咗咁多年,中共有冇想認呢件事呢?冇!」
當問及中國是否需要有民主,有25位同學表示需要,並能簡單解釋何謂民主;但仍有多名受訪同學聽到這問題時顯得猶豫,或不想回答。有上水學生的回應是:「我會唔會俾人斬頭㗎?需要嘅,度度都需要㗎嘛。」
記者連日來的問卷調查過程中,約三分二本地學校學生拒絕受訪,或趕時間,或一聽見是關於六四就表示不願受訪,亦有人受訪但不願上鏡。其中一次,當記者截停兩個學生詢問時,學生問:「可以講嘅咩?」二人商量後表示:「呢度係上水。」說完便離開。
記者又走訪九龍塘、何文田及黃竹坑,訪問了31名國際學校學生,當中21人聽過六四,16人能正確描述事件,比例比本地學校學生高,甚至有九龍塘學生能清晰闡述五四運動的學生抗爭情況。另14人未能描述六四,其中一人指去過港大的國殤之柱,但不知道與六四有關。另有一位學生誤指六四為「日本人殺中國人」,與南京大屠殺混淆。
僅一人去過燭光集會
相對六成本地學校學生指學校有教六四,國際學校學生只有三成五表示歷史課中有教六四,當中一成半從教師、同學口中得知,有教師以六四解釋中國如何隱藏歷史。部份受訪學生表示從家人口中認識六四,一名來自北京的學生說,軍隊當年鎮壓清場時,其舅父於天安門廣場受傷;另有四人從互聯網得知事件;有學生因一張諷刺中國網絡審查的「坦克人」網絡迷因(meme),開始對六四產生興趣。
接近七成國際學校學生聽過維園燭光集會,僅一人去過,有學生更指「我住維園(附近)都冇特別聽過或見過」。
當問及中國是否需要民主,僅四成表示需要,另四成不確定,兩成拒回答。不過有學生認為中國正步向民主,亦有學生反問「甚麼是民主?」同一個問題,來自內地的三名學生回答時,先用普通話商量,猶豫再三後才答「或者」。
記者另外問過十多名國際學校學生,中國是否自由,大部份人答不自由,僅一位指自由;另有數人認為一定程度上自由,有學生則妙答「有錢人就自由」,亦有學生說「香港應該保持現狀,不受中國干預」。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