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財經專題】靠太陽穴凹位佩戴 訂製眼鏡店 助無耳客人長青網文章

2019年06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6月02日 06:35
2019年06月0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手作工藝予人一種獨一無二的印象,但你有否曾經想過,這類度身訂做的服裝飾品對有需要人士來說,是極為重要。訂製眼鏡店「光景手造」創辦人劉堅迪(Rif),遠赴法國學手造眼鏡,除了為型為靚,其實還有一份使命感,「好多人其實面對緊唔同困難,佢哋好難搵到渠道買一副適合佢哋嘅眼鏡」。
記者:蘇承智
稱呼自己為「眼鏡裁縫」的Rif,他指曾經有位客人,因意外失去耳殼,雖然無損聽力,但令他在市面上再難以購買適合的眼鏡。香港訂製眼鏡店已不多,要為沒有耳殼的客人配眼鏡,就難上加難。
手作人情味 有別連鎖店
仔細研究過客人的狀況後,Rif參考了大量眼鏡製作,花費大量精神研究,終設計出一個可行方案,就是嘗試靠太陽穴附近的凹陷位置來固定眼鏡。可是要令眼鏡固定在頭上,而又戴得舒適,就需要跟客人進行多番調整,前後經過一個月時間,好不容易才令客人收貨,「呢個係我嘅責任,亦都係我哋同一般眼鏡舖最大嘅差別。」
Rif認為手作工藝中的人情味,有別於流水作業的連鎖店,曾有一位來自新西蘭的客人,將他祖父的眼鏡帶給他,「佢祖父嘅眼鏡其實已經爛咗,但佢不是想維修,而係造返副一模一樣嘅畀自己戴。」他從中感受到手作工藝可以將兩個不同年代的人連結,亦是現今年輕人所找尋的價值。
他至今已製作超過2,000副眼鏡,但並不認為自己到達學成下山的階段,「眼鏡有好多可能性,透過不停研究,推陳出新,先可以畀到新鮮感大家。」工作室內有8副眼鏡是Rif以新技術研發的,並稱之為Mark I至Mark VIII,「Mark I係第一副自行製作,而可佩戴嘅實物,Mark VIII就係咁多副之中最輕。」
要延續生意 需不斷進步
曾經有報道指,連鎖店賣出的眼鏡,每副利潤可達10倍,但訂製眼鏡成本高,又難以大量生產,根本賺得不多。Rif指手造眼鏡一副最便宜也要賣1,800元,扣除人工及租金等營運開支,收入只夠繼續發展,但不會發達。他認為,這是一種工藝,很多人對手工藝有一份喜愛,就算取貨速度不及連鎖店,「肯上嚟嘅就自然肯等。」
光景手造成立至今已達六年,但Rif仍覺得店舖只是剛起步,「公司就好似BB咁,佢現時只係一個識走嘅小朋友,但要扶住佢,唔係佢好易跌倒。」要生意得以延續,他堅持要不斷進步,「新嘅客人會帶新嘅問題畀我,但舊嘅客人都會帶新嘅問題畀我,我每次造眼鏡都要不斷諗新方法解決佢哋嘅問題,同做更好嘅嘢畀佢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