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公屋戶癲價撐樓市 858萬買綠表居屋 超過資產上限長青網文章

2019年06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6月03日 19:35
2019年06月03日 19: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樓市破頂】中原指數上周五破頂,意味樓價創香港歷史新高,樓市瘋癲的現象處處,其中一個在居屋綠表市場。其中東旭苑的858萬元新高成交,本報調查買家報住藍田興田邨;將軍澳富康花園未補地價593萬元易手的單位,買家報稱租住秀茂坪邨。 這些新高成交價,已超過或逼近「公屋十人家庭或以上」資產淨值限額的600萬元;公屋戶是這次樓市破頂的其中一個重要動力。
記者:李海澄 黃詠茵
香港人共識是有公屋就是贏家,因可避過私樓沉重的租金開支,容易累積財富,成為富戶。置業能力可從近期綠表成交接連破頂可見一斑,綜合房委會公佈的今年所有未補價成交,大多集中在港九市區,十大成交呎價中,富榮花園就佔5位,而成交價最高的為東旭苑,一個面積650方呎單位,上月以858萬元成交,呎價達1.32萬元。
買家子:不清楚父親決定
本報查冊,買家姓曹,報住藍田興田邨。據土地註冊處資料,此單位業主為另一名姓曹及姓王人士,記者上門找到買家兒子,他承認父親是住在公屋,最近買了一個居屋單位。他未有交代其父所住公屋單位是租還是買,對於新居屋買入價是否偏貴,他僅稱:「不清楚父親買樓的決定。」
將軍澳富康花園一個實用面積592方呎高層單位,於今年2月初以未補地價593.38萬元成交,呎價1萬元。
翻查買賣合約,買家報住秀茂坪邨一個公屋單位,記者於上址找到姓關的準業主,但對方拒絕接受訪問。根據房委會居屋第二市場成交紀錄,此單位為屋苑最高價成交,但市場指紀錄不久已被打破,該屋苑一個三房戶以640萬元易手,實呎10,811元,創屋苑綠表新高。
另外,有「名牌居屋」之稱康山花園,一個實用面積592方呎單位,去年11月以未補地價655萬元成交,實呎11,064元。
土地註冊資料顯示,單位於今年1月簽署轉讓契後,至今仍未見按揭紀錄,或是以「Full Pay」入市。翻查買賣合約,業主報住漁灣邨漁順樓公屋單位。記者到訪康山花園上址,發現單位正在裝修,新業主仍未遷入。
房委會自2017年起實施新富戶政策,若公屋住戶的家庭入息超過公屋入息限額5倍,或家庭總資產淨值超過公屋入息限額100倍,便須遷離其公屋單位,另住戶若持有私人物業,亦「無得留低」。
根據於今年4月1日生效的公屋入息及資產淨值限額規定,一人家庭資產淨值限額為119萬元,「最盡」的十人或以上家庭則為600萬元,若上述兩位買家均是公屋住戶,單是成交價已逼近或突破最高限制的600萬元。
學者憂樓市跌影響綠表市場
在本港樓價長期高企環境下,租住公屋單位易儲錢,到樓市向好,更可以免補地價買資助房屋。據房署數字,目前全港約有2.64萬個需繳交額外租金的公屋富戶,數目較2017至18年度增加約13%,佔全港公屋住戶3.6%。
運輸及房屋局長陳帆上周表示,自新富戶政策實施後,截至今年3月,房委會已向約580個在港擁有私樓物業、入息或資產超過限額,以及拒絕申報的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但當中只有134戶已經交還公屋單位。
另外,房委會過去3年共批准11.64萬宗公屋戶刪除家庭成員戶籍的個案, 由2016年33,790宗,增至2017年41,130宗及去年41,490宗,數字有上升趨勢。
理工大學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認為,樓市氣氛好,私人物業及未補價物業市場興旺為連鎖反應,一部份收入較好、財富理想的公屋家庭流入未補價市場。目前樓市指數高企,但他認為因房屋市場反應比較滯後,目前的升勢應是反映年初經濟相對較好的時候,他不排除未來樓市會回落,未補價市場也可能受影響,就要看有實力的綠表家庭如何部署。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