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畫家武文建:沒人民不成歷史長青網文章

2019年06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6月03日 06:30
2019年06月03日 06:30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天安門廣場沒死過人」——六四屠城之後,時任國務院發言人袁木如此昭告天下。那麼廣場之外呢?解放軍6月3日晚從四個方向殺到天安門廣場,機槍掃射、裝甲車輾壓之下,手無寸鐵的民眾死傷枕藉。他們當中敢於在槍口下反抗的勇毅之人,隨即便被清算為煽動、搶劫、放火罪被「從重從快」判刑,並被誣衊為「暴徒」,北京畫家武文建便是其中一個。
武文建在1989年時年僅19歲,在北京燕山石化當廚師。戒嚴令頒佈後,他參與了四次聲援學生的遊行。動機很單純,「就是愛國,聲援學生」。6月3日晚看到電視台籲市民不要上街,他急壞了,一夜沒睡,第二天一早就匆匆進城,怎料迎接他的是街上一灘一灘的血迹和解放軍的毆打。「我從小受黨國正統教育,相信『軍民魚水情』,做夢也想不到軍隊會開槍殺人」,這令武文建悲憤到極點。回到工廠他逢人便講屠殺,又用毛筆在T恤上寫「還我民主!還我自由!」之後跳上巴士車頂喊:「打倒鄧小平!打倒李鵬!」事後他便被定性為「反革命暴徒」,判囚七年。
為廖亦武牽線 記錄陷獄者近況
與武文建相同命運的蒙冤者眾,在北京有至少600名「六四暴徒」,悄無聲息的承受了無盡苦難。最快的有六四幾天後即被判處死刑、立即槍斃;更有許多如王維林一樣「失蹤」的學生市民,以及無計其數關押在全國各地的「暴徒」。當局出於政治需要,他們都被「從重從快」嚴加懲處。
出獄後的武文建,出於生活和對家人的顧慮,本想踏踏實實,可是看到國外文章,總是提到學生領導和文化精英,他覺得受苦最多是北京的普通市民「暴徒」,「後來學生們撤出天安門,他們就成了事件的主體,可在精英們創造的歷史中,暴徒們沒有地位」。這些人出獄後為了生活也很不容易,難以融入社會,更找不到工作,許多人生活拮据,得病更是麻煩,有不少獄友出獄後便因病去世。武文建近期便在為當年被判無期的獄友張燕生呼籲,51歲的張燕生1989年被判「搶劫罪」,今年初因腎衰和心衰入院,卻無錢治病。
一直在北京的武文建,經歷如何冷暖自知。為了歷史的完整,壓力下年年接受採訪,成為了「六四暴徒代言人」。他認為,八九沒有市民的話歷史是不完整的,「都是普通的北京市民,有優點有缺點,激於義憤,就幹上了。扔幾塊磚,幾個瓶子,一個筐;還有攔軍車、演說、撬坦克蓋,可同一個目的:是不讓部隊進城去屠殺學生」。
作家廖亦武關於六四的民間訪談《子彈鴉片》中,有半數人是武文建牽線聯繫的。武認為這是他的最大成績,「總算以點帶面讓世界知道民間的六四暴徒狀況了」。《子彈鴉片》的法文版近日出版了,名為《雙重懲罰》,也就是受難者在六四後坐牢被懲罰了一次,出來社會被遺棄,再受懲罰了一次。
武文建的激情還停在六四那天,作為畫家的他老是畫坦克壓人,血淹天安門,民主女神像。「畫框內的每一筆,都哇啦啦地喊着。這是永遠的題材,或許我畫得不好,但是我管不住我的夢,我的手腳」。 他說這些畫不會賣,願將來能建一個種族恥辱的博物館,就把它們捐出去。王丹曾和武文建商量以1,000美元買他一幅畫,但是武不要,最終王丹把錢捐給總部設在舊金山的「人道中國」。
聞「我沒有敵人」論 感二次傷害
今年六四,武文建沒有留在北京,他如今正在廣西遊歷、寫生。作為重點維穩對象,臨近六四他都會受到「關照」,要不離開北京,要不就「被旅遊」。「許多年都是這樣了,有時候我在外地,北京還過來警察陪我兩天」。
對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我沒有敵人」論,武文建的反對也是頗為人所知的。「我出獄一看,市民抗暴這慘烈壯舉,在能說會寫的知識人面前,很少提到,更別說把這抗暴上升到理論的道德高度;反而告別革命,非暴力等風氣肆意蔓延」。武文建對此難以接受,甚至如同坦克一般再次傷害了他,學界的失語也讓他多年來在壓力下仍持續為「暴徒」群體代言。
2010年劉曉波獲得諾貝爾獎,「我沒有敵人,也沒有仇恨」的宣言被廣為流傳。那個時候,武文建自己卻在家中大哭不止,他稱這些年的堅守與坎坷後,「仿佛被劉先生給操了的感覺,我大哭,有一種委屈的哭,哭六四死難者,也哭自己」。當年的學運領袖馬少方曾建議,等劉曉波出來二人可以辯論。如今,劉曉波卻已經魂歸滄海。
30年了,武文建稱每天都是六四,不曾忘記。他想盡量圍繞六四多做事情,雖然對他生活各方面不利,「但總要有人做,我是歷史的當事人,我不做,還指望誰去做。在這個體制下,國人無能為力,都精神麻木地活着,為了金錢而活」。他說,六四不僅是政治問題,更是道德與人性的問題,「至於中國人如何去做,我不奢求更多,我也無權利要求別人冒險。別人樂意當奴才,我也無力挽救」。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