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屯門黃大仙上月蚊患指數爆錶長青網文章

2019年06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6月04日 07:34
2019年06月04日 07:34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最近氣溫炎熱且連場大雨,食環署最新的誘蚊產卵器指數顯示,兩個地區上月均曾錄得最高「四級」指數。兩個曾錄得「四級」蚊患指數的地區分別為「屯門西」,以及去年爆發多宗登革熱感染的獅子山公園附近的「黃大仙中」,上月分別曾錄得40%及40.3%指數,反映區內接近一半地方有白紋伊蚊滋生。
食環署每月會公佈當月「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指數;調整後得出分區指數。指數少於5%屬「一級」,反映區內白紋伊蚊滋生情況不普遍;5%至不多於20%為「二級」,代表情況略為普遍;20%至不多於40%為「三級」,代表監測區內五分之一以上地方有伊蚊滋生;40%以上則被列為最嚴重的「四級」,表示區內一半以上地方有蚊子滋生。
需進行特別滅蚊行動
「屯門西」上月分區指數為32%,較4月的8.2%高出接近三倍;上月的第一階段指數更達40%的「四級」指數。去年本港爆發近年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其中19人於獅子山公園受感染,而該公園不屬任何誘蚊產卵器範圍,最近的是「黃大仙中」,上月分區指數39.6%,較4月的12%急增27個百分點;當月第一階段指數亦曾錄得40.3%,數值為全港最高。指數達「四級」反映需進行特別滅蚊行動,或需聘請私人滅蟲公司協助。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3月在網誌表示,政府會提早啟動預防工作,待雨季來臨便開始霧化工作,殺滅成蚊,亦會研究改良誘蚊產卵器設計,料8月測試,期望獲得白紋伊蚊成蚊的量化數據,即時監察成蚊密度,避免指數滯後。
■記者于健民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