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六四30年】 中共定調施壓 悼六四顛覆 支聯會反華長青網文章

2019年06月0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6月04日 07:14
2019年06月04日 07:14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英檔案解密】北京1989年發生血腥鎮壓後,中共逐步收緊社會控制,甚至重點針對香港一系列六四悼念活動,最為人所知的是1997年已是候任特首的董建華三度約見支聯會主席司徒華,要求停辦六四悼念活動。然而,香港前途研究計劃今次前往倫敦發掘英國解密檔案發現,中共對六四悼念活動的打壓其實早於香港主權移交之前、天安門事件發生翌年,已經要求香港政府取締支聯會等反共組織,最主要原因是香港人在北京學運期間「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同層面支持學運,令中共忌憚香港成為「顛覆基地」。
1990年2月16日,一批示威者遊行到新華社香港分社門外示威,其間蔡耀昌等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代表更撕碎焚燒1990年頒佈的《基本法》草案。不足一周,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港澳辦)傳召英國駐華大使館官員,席間讀出中國官方授權的書面文件,投訴相關示威是未經批准的遊行,而警方沒有介入和禁止遊行進行,更為示威者開路、護送。港澳辦又批評,示威者在燒《基本法》草案的影印本、在新華社香港分社外掛「反對中共」的標語時,警員只是站在一旁觀望沒有阻止,做法不能接受。
英方:法律容港人自由批評
雖然遊行只是針對《基本法》草案,本與六四事件無關,但港澳辦代表向英方投訴時,故意將事件扣連到支聯會計劃舉行悼念六四活動。根據英國解密檔案,港澳辦代表言談間將支聯會定性「顛覆組織」(subversive),批評支聯會計劃發動一系列「反華活動」(anti-Chinese activities),並直斥支聯會準備在4至6月舉行一系列活動紀念六四事件,都是旨在顛覆中國政府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
港澳辦官員及後批評,支聯會支持中國民主運動的「顛覆行為」,直言做法不但為香港社會造成不安及不穩定,亦會損害中英互信及合作云云,要求香港政府出手禁止支聯會的「反中活動」。聽了港澳辦一番投訴後,英國駐華大使館官員Carsten Pigott只回應在香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人可以享受比法律規定更多的容忍。
雖然英方表明示威活動合法,但這不代表英方全面地支持所有六四民運活動。從解密檔案中可見,時任首相戴卓爾夫人的外交顧問、六四事件後多番出訪北京領導人設法維持《聯合聲明》的柯利達在1989年12月向中方保證,英方無意將香港變成顛覆基地。港督衛奕信亦表示只要活動合法進行,港府都會批准相關遊行及集會,但同時會用盡方法阻止海外民運人士來港參與紀念活動,不讓香港變成政治戰場。
解密檔案亦反映中方對於香港法律相當「不熟書」,例如當時另一名中國官員、外交部港澳台司參贊胡傳忠曾向Pigott表示,香港法律不會容許任何反對倫敦政府的言行,認為港府不應容許這類顛覆性的示威發生,但Pigott聞言只道「香港法律其實容許香港人自由地批評英國及香港政府」(Hong Kong people were free, under the law, to criticise the British government as well as HKG)。
中共紅線隨意訂立
不過,胡立即反駁道:「批評是一回事,推翻中央政府是另一回事。」眼見中方將示威升格為推翻政府的行為,Pigott只拋下一句「你好好回去研究一下吧」。
在英方眼中,中方的「不熟書」部份是故意的。駐華大使唐納德事後寫給外相韓達德的報告中直言,事件反映中方對香港制度及生活方式理解不足,當中一半是「真心膠」,一半是有意為之(partly genuine and partly disingenuous),認為即使再就此議題交流,也只會是多餘。
若然將這種「故意扮唔知」的管治策略放到主權移交後的香港,由2003年7.1開始,至近年一地兩檢爭議、立法會議員宣誓風波,甚至是近期的送中惡法修訂,香港與大陸政府其實積極營造現有「一國兩制」設計及相關法律「有漏洞」、「有出入」、「未知立法原意」,從而讓大陸政府有空間介入香港事務。
從今次解封的檔案中,亦看到大陸政府對於香港事務定下的紅線,本身相當隨意,當年只是燒《基本法》草案的影印本、或在駐港機構外掛「反對中共」的標語、甚至只是組織悼念活動,這意味「六四」一開始已經被定性為反中的顛覆活動。
雖然現時紅線集中較激進一翼,但無人可以保證這條紅線不會復歸。一旦他日再度收緊,即使是溫和民主派及示威行為,相信最後亦都不能倖免於整治。
參考檔案:1990 FCO 40 3000 Hong Kong-China Relations, Chinese Complaints: Subversion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