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續打壓華科企 小米也中招 股價跌至新低長青網文章

2019年06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6月05日 19:35
2019年06月05日 19: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美國科技戰戰線不斷蔓延,繼華為被封殺後,內地另一家手機巨頭小米(1810)亦首次被捲入戰火。有美國國會議員公開表示,小米侵犯消費者隱私和構成國家安全風險。有分析師指,事件顯示美國正打壓中國科技發展,如日後技術稍微高一點的上市科技公司,都有機會被美國制裁,對科技板塊將不利。
記者:黃尹華 梁延宇
小米昨日再斥資9,999.8萬元回購1,100萬股,回購價每股8.96至9.02元。小米前日已斥資9,980.72萬元回購1,102.94萬股,而對上一次回購是在今年1月。小米連續兩日回購未能挽回市場信心,股價昨再跌0.77%,收報9.02元,為去年7月上市以來新低,至今已較招股價跌47%。
美國共和黨參議員凱西迪(Bill Cassidy)前日(6月3日)發表聲明,敦促華府關注中國可能利用可穿戴設備,讀取包括地理定位、電子支付、公共交通系統、社交媒體等敏感數據。
被指構成國家安全風險
凱西迪點名批評華為及小米通過低利潤率銷售設備,快速擴大用戶群以便積累用戶數據,削弱美國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中國打算在全球範圍內發展幾家大型國有企業,然後用它來實現其國家目標。在與中國政府密切相關的公司手中,這些資訊甚至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以及公民的私隱造成嚴重影響。
高技術科企 恐被美制裁
美國過往打壓中國科技公司,亦是先由國會發起。在2012年,美國國會啟動對華為和中興的調查,指其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為之後美國政府的制裁行動鋪路。
目前,全球十大手機品牌中,中國手機佔其中六席,當中只有進行自主研發晶片的華為和小米被美國針對。小米在2014年成立了專注晶片研發的松果電子,並推出國產晶片澎湃S1。在華為被美國封殺後,小米董事長雷軍更宣佈,將在小米行車記錄儀上使用華為的海思晶片,以撐國產晶片。
易方資本高級分析師關博文表示,現時香港上市公司亦有晶片設計、技術稍微高一點的科技公司,這些受到美國制裁的機會都會較高。但他指穿戴設備不是核心技術,照道理說不會像華為般制裁,但預料日後這些產品應該是無法在美國銷售。
中國泛海證券投資策略聯席董事阮子曦指,近日市場充斥負面情緒,加上早前股權消息,對股價有一定影響。「美國仲有絕招係高通(晶片商)唔畀貨,同埋安卓(Android)唔再合作,但現階段未必會咁快行到呢一步。」他以聯想(992)為例,指即使近日沒有涉及貿易戰消息,股價都輾轉下跌,「關於手機、穿戴設備嘅新聞都會瓜田李下」。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