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四年後再見 勇武少年變持重長青網文章

2019年06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6月06日 07:39
2019年06月06日 07:39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採訪手記】民主路上沒有誰比誰容易,但作為社會未來棟樑,卻願意走在抗爭最前,犧牲的絕對會是最多。不忿政府無視和平佔領,2015年成立本民前,走激進路線成政權眼中釘,去年更淪港首批政治難民,為司法獨立被干預這指控提供最好佐證。記者上一次訪問他們是四年前光復行動,今天眼前兩名年輕人,似乎成長了不少。
黃台仰和李東昇公開難民身份後,首度現身德國國會出席研討會,是全港新聞界焦點,不少傳媒邀請二人專訪。但要採訪在港消失一年半、現已流亡德國的二人絕非易事,記者出發前透過中間人聯繫,卻一直得不到答覆,心急如焚,刻意預留兩日到二人讀書的哥廷根碰碰運氣。
「好耐冇講咁長嘅廣東話」
哥廷根蔚藍天空一望無垠,記者卻無暇欣賞,豈料攝記在街頭與架着黑超的黃台仰碰個正着。他一身輕裝,對於小鎮上遇見港人顯得有點驚訝。噓寒兩句,記者便提出專訪請求,黃微笑答應考慮。
穿着一身筆挺深藍西裝的二人,身形較初出茅廬時健碩,談吐還有點年少輕佻,但用字遣詞明顯謹慎得多。記者笑問,既然答應做專訪為何仍與其他香港傳媒「扑咪」半小時?黃說:「有講咁耐咩?以為答咗三、四條問題咋,可能太耐冇咁多人同我講廣東話,哈哈。」他說香港傳媒遠道而來很辛苦,知道記者會追訪他,便決定企定定受訪,方便大家交差。
那天晚上,二人向記者細說流亡苦況。如可重來,還會選擇流亡嗎?二人沉默一會,黃苦笑:「呢個問題好難答……」訪問結束,二人說,很久也沒有說這麼長廣東話了。也許你未必認同他們的立場,但他們為大眾抗爭,付出了沉重代價。為何社會讓兩名追求民主理想的年輕人,代我們承受如此犧牲?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