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外匯管理局昨日宣布,將於4月1日起推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有分析指此舉有助於提高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另有意見認為,這是早前央行允許內地機構用人民幣開展境外直接投資、鼓勵企業「走出去」後的又一項配套措施。
外管局昨日於其網站披露,相關期權產品將採用普通歐式期權,即到期才能行使;交易原則方面,為避免企業過度承擔交易風險,市場發展初期僅允許買入、禁止賣出;此外為防投機交易,當局規定企業買賣相關交易須有貿易、投資等真實交易背景。
中銀國際副執行總裁謝湧海指出,早前央行發出新年1號文件,允許境內試點機構用人民幣開展境外直接投資,惟相關企業在將境外項目併入資產負債表時,不得不面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外匯損失。當局批准內地企業買入人民幣對外匯期權,等於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對冲渠道,對他們來說是「好事」。他相信,此舉可理解為中央鼓勵內地企業「走出去」的又一項配套措施。
外管局表示,隨着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企業、銀行等運用衍生產品進行避險保值的需求日益上升,反觀中國外匯市場的交易品種仍顯單一,產品功能不夠多樣化。考慮到市場對衍生產品的認識趨於成熟,商業銀行進行外幣對期權交易亦已有一定經驗,故當局決定順應市場需求。
內地新浪財經引述美國洲際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黃傑夫表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的推出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因為未來無論人民幣升值或者貶值,企業和機構都可以通過金融工具來降低風險,長遠有助於提高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