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兩岸專題:地獄式操練 九成入大學 最大高考工廠 鑄造重讀生命運長青網文章

2019年06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6月06日 06:35
2019年06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蘋果》直擊】每年6月,對於中國千萬高三學生而言,到了高考的生死關頭,他們三年間夙興夜寐埋頭苦讀,只為了可以改變命運的短短兩天。安徽毛坦廠中學及其附屬中學,每年高考季都備受關注。在應試教育下,這所學校的高考錄取率之高令人咋舌。2018年高考,毛坦廠中學考上第一層次本科(一本)錄取率為66%,考上大學本科率更高達95.7%。憑藉嚴密的管理和重複的操練,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高考重讀生,學校也成為了外人口中「亞洲最大高考工廠」。圍繞這個極為功利化的名稱:「工廠」,《蘋果》記者在這裏感受了三種及其真實的事物:鎮上人的利益、家長的親情以及學生改變命運的期許。
自由支配時間、戀愛、上網,這些香港以及內地大城市學生習以為常的青春,對於毛坦廠中學及附屬的金安中學逾2萬名學生來說,幾乎是不存在的。「沒有甚麼美好的回憶,你懂的。」從高一就在毛坦廠讀書,即將高考的徐同學笑瞇瞇的說:「像我這個年紀,也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為有高考的存在,你不能夠『放飛自我』。高考作為一個枷鎖,用三年時光將人限制起來。」
這個有小小叛逆的男孩子,對於當下的生存狀態有着很清醒的認知。「我雖然不喜歡這裏,但是我是需要這種模式的。」和很多來自小城市或者農村的孩子一樣,他需要毛坦廠的學習方式來改變他的未來。「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制度,讓平凡人獲得成功最便捷的方法之一。很多富二代、官二代是不需要高考的,直接就是出國,這種人畢竟是少數。高考就是給像我這樣的平凡學生的公平機會,只要憑藉自己的努力,你比別人優秀一點,機會就能比別人多一點,比別人成功的可能性大一點。」這是所有毛坦廠學生相信的真理:在高考上,只要付出,就會獲得成績上的回報,甚至更好的未來。「你做不了富二代,但你可以做富二代他爹啊!」
「打壓式」教育磨平稜角
不過,徐同學仍然對學校的打壓式教育頗有微詞。他引述央視紀錄片《高考》裏面毛中老師的說法:「毛中是個垃圾回收站,拿到我們這修理修理再出去(註:原文應為修理廠,並非垃圾站)」他說作為學生,老師這類說法自己聽着非常難受,但是沒辦法。「你再優秀都能讓你感覺(自己)很垃圾的,會讓一部份學生心理上承受不了。」他說這種模式就是在壓抑年輕人的本性,讓他們把稜角磨平。而不少學生和家長都向記者承認,毛中老師至今都有打罵學生的情況。有家長笑嘻嘻的向記者比劃出打嘴巴的姿勢,並補上一句「管用!」
即便如此,徐同學說每個人來毛坦廠就已經有心理準備,決定去接受這種學習和生活方式。「一方面學校的環境和氛圍,要求你不能放鬆,另一方面你知道要高考……高考難,數學是真的難。」他瞇起眼睛抹了一下鼻子。
提升適應力不再玻璃心
他覺得在毛坦廠的生活讓自己的適應能力好很多,能扛得住很多東西,不會「玻璃心」。因為老師告訴他們,做不到的話,將來在社會上也適應不了。「我們在毛坦廠三年,但是毛坦廠帶給我們的是一生,學校帶給我的東西是一輩子要記住的。」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