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港葡撻第一人靠三文治翻身長青網文章

2019年06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6月08日 08:35
2019年06月08日 08: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創業故事】曾經有前輩對方家煌說:「做生意只可以做四個行業相關,就係衣、食、住、行,因為人永遠要靠佢哋生存。」他聽在心裏。直到90年代,有次《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澳門巡迴演出期間,方家煌是其中一名演員,某日有杜國威的劇迷探班帶來幾打葡撻。從未聽聞葡撻的他,誰知一吃愛上,「當時腦即刻諗:點解香港冇?」簡單一個念頭,遂打開其飲食之門。
記者:李海澄
去年12月,他曾與金培達、王祖藍合作做《唯獨祢是王II》;讀舞台導演出身的方家煌,畢業後在演藝、傳媒行業打滾逾10年,曾任黃玉郎旗下公司漫畫編劇、DJ、電影拍攝等工作,但仍未能為他帶來穩定收入。人人說做演藝遲早乞食,甚至連King Sir(鍾景輝)都勸他做幕後,演藝成功之路看似遙遠漫長。「我覺得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藝術一面,亦有現實一面,我想兩邊都有機會做到」,徬徨之際剛好碰上葡撻,既能支持興趣,又是「食」的行業,於是靠膽識搏一搏。
舞台劇出身 20萬買「秘密」
若戲如人生,那方家煌的人生直是齣高潮迭起的舞台劇。當時他親自到澳門拜會葡撻始祖──安德魯餅店,洽談特許經營權後,便用20萬元買下葡撻「魔術的秘密」。其後他四出向親友借錢籌集資金,終在1997年以150萬元作本,10萬元租下山東街一個少於200方呎的地舖開始創業夢。演戲在行,做生意卻是零知識,連簽支票都手震,開舖裝修時不免鬧出笑話,「我哋搵家居裝修公司去做舖頭裝修,點知啲餐具超重,置物架負荷唔到冧咗」。方家煌以導演的心態去做,「生意就係劇本,角色就係職員,我再導戲,去安排舖頭、人手、訓練」。
當時原店安德魯表明,香港特許店只可賣葡撻及蛋糕,方家煌本來暗自苦惱,怎料開店僅兩個月,葡撻效應迅速擴散,人龍排逾三條街外,更有警察來實施人流管制,「冇預過現實超出預算咁多倍,個陣忙到連《鐵達尼號》上映到最後一日先有時間睇」。店舖最高峯每日賣12,000個葡撻,每月營業額約180萬元,更在一年內開尖沙嘴分店。雖然日日有開工無收工,但他感到辛苦、汗水換來的滿足感比賺錢更大。後來有同學主動提出合作,當時心雄掩蓋盲點的他,沒半點遲疑就決定將葡撻帶到台灣市場。
受騙欠債百萬 台工場被封
不過熱潮亦有時限,「潮就係有起有跌,只係冇諗過葡撻熱潮咁快完」。一年半後,長長人龍不復見,更接二連三傳來壞消息:安德魯因家庭糾紛將葡撻秘方賣給KFC、被同學騙走台灣市場的人手及配方等。他頓欠幾百萬債,包括以前店舖借貸、入貨成本,台灣工場未開工已被執達吏封舖,幾乎破產,「嗰陣正係千年蟲危機,我身上就有唔同嘅蟲,食緊我嘅五臟六腑,有一刻真係想喺公寓跳落嚟算」。讀演藝出身的方家煌,不禁慨嘆人性是何等醜陋,「人心難測,睇人嘅嘢一世都睇唔晒」。幸而他在信仰中得到力量,重新振作。
從葡撻而起的鬧劇,卻不是在葡撻終結。熱潮冷卻後,方家煌邊還債、邊思索出路,「唔做門市就做廠!」租了葵涌大廈工場,從山寨地踎式工場做起,但苦無人脈,惟有致電超市、便利店、學校,自薦批發葡撻、蛋糕、麵包等。直到某天接到電話,對方邀請做三文治,「當時心諗,我係葡撻級數,(三文治)咁簡單瞇埋眼都識做!但之後發現咁諗好錯」。後來雙方成為長期合作夥伴,當日打給他的,就是7-11。
2000年起,7-11開始推出新鮮食品,方家煌成為其中一間供應商,日產幾千份三文治,高峯時更達萬份,生意額比營運葡撻門市翻倍。資深音樂人金培達曾對他說:「做嘢不但要好,而係要好好。」對演藝如是,對生意亦如是。方為了做好三文治,曾到外國展覽參觀三文治機器,深深讚嘆別人的認真,「好多人都話做三文治使乜咁仔細,但唔好睇少每樣嘢,越做得專,越做得好。雖然三文治好普通,但令我從低谷做到今日嘅成績」。
人生總會碰上戲劇性時刻,只是方家煌碰得較頻密。即使如此,52歲的他很鼓勵年輕人創業,「後生夠膽,過咗40歲就唔會有Guts,所以我依家都冇Guts,而係着重認真做好件事」。從一度風靡全港的葡撻,到現在早餐例牌的三文治,方家煌明白最普通、最平凡的,才是永恆。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