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理財救兵】憂港大陸化 夫婦持580萬移民台灣長青網文章

2019年06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6月09日 06:35
2019年06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蘋果日報】《分析個案》
李太太(60歲)社福機構職員
李先生(65歲)零售業
《財務背景》
李太太60歲,她跟65歲丈夫決定今年退休,兩人剛賣了自住物業套現400萬元,連同現值100萬港元的外幣、50萬元的股票及基金、30萬元強積金,資產總值約580萬元。
二人目前各月入1萬元,現租住唐樓單位,租金1萬元,跟28歲兒子同住,每月生活開支約8,000元,每月積蓄僅2,000元。
《理財目標》
李太太有感香港近年各方面都變得越來越像大陸城市,連醫療體系都逼爆,對於有各種痛症的李太太來說,香港並不是一個理想的退休地方。他們決定賣樓準備移民台灣,由於有朋友已移居當地,知道在高雄購買一個400方呎單位約需200萬港元,而且生活成本較低,醫療服務又沒有香港般緊張。李太太已決定投資600萬元新台幣(約149萬港元)經營生意,會選擇洗衣、士多等特許經營行業,兒子也會過去台灣一起生活。李太太想請教理財專家應如何部署?
移民有相對應的「推拉因素」,「推」香港人走的理由,正如今期個案李太所提及的,覺得香港變得像大陸城市;至於「拉」方面,跟香港一海之隔的台灣,物價便宜,節奏慢活,移民門檻較低。李太一家決定移民台灣退休的心意已決,筆者就說一些接下來操作要注意的事項和觀點。
200萬難應付30年退休開支
移民分兩種,一種是財務自由去嘆世界,另一種是仍然要擔心搵食,李太的個案是夾在中間。李太一家現時資產總值580萬元,扣除滿足移民規定的投資600萬元新台幣(約149萬港元)和打算置業所用的200萬港元,以及一些雜費後,估計只剩下約200萬港元。假設其他因素不變,200萬港元不夠支付夫妻近30年的退休生活開支。
有報告指,台灣人平均每月生活費是22,000新台幣(約5,500港元,視乎地區和要求),但李太仍要審慎處理到當地所投資的生意,到底只是做一兩年滿足要求還是長做?亦要想好後備方案,盡可能不要虧大錢。如果生意可持續經營並每月帶來現金流,或退出不再經營後能收回大部份本金,再把資金投放於穩定的理財產品,獲取年回報4%左右,那麼李太移民台灣退休計劃勉強還是可以的。關於在台灣置業,其實台灣租務回報較低,某些地區的回報可能不足一厘,意味租樓的相對成本不高,大可以先租一段時間再選擇置業地方。另外,李太提到自己有各種痛症,如果需要看病,要留意新移民有關連續居住時間的事宜,宜與移民顧問溝通。最後,祝李太退休生活愉快。
李澄幸(香港財務策劃師學會董事會成員)
想搵救兵?即刻Inbox investMAN facebook專頁( http://fb.com/investMAN.hk ),獲編輯選中的申請人,會有專人聯絡你。所有資料,絕對保密。
長青網 - 一站式長者及護老者生活資訊網站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