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蘋果日報】【華為風暴】
美國全力封殺華為,北京再企圖出手還擊。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中國政府上周召集美、英、南韓等科技公司代表開會,警告他們一旦配合美國對華的封殺令,停止向中國公司供貨,將會面臨嚴重後果。中方此舉反映北京力撐華為,避免華為「斷供危機」惡化。而美國財長姆欽昨表示,若中美貿易問題取得進展,美國總統特朗普或會放寬對華為的禁令。
相關新聞:姆欽晤易綱 暗示分歧未解決
這是北京上月31日推出「不可靠實體清單」,以反制美國商務部16日的封殺令後,另一波打救華為行動。《紐約時報》昨引述消息稱,該個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辦、商業部及工信部出席的會議上周二及三在北京舉行,美國科技企業微軟、戴爾(Dell)、英國安謀控股(ARM Holdings),南韓三星和SK海力士(Hynix)等派代表出席。
撤離生產線會被罰
報道引述兩名消息人士稱,中方明確警告,如果生產線撤離中國是為安全理由,而非一般分散投資考量,或被處罰。報道稱,中方官員警告美國公司,美國政府試圖阻止中國企業接觸美國技術的禁令,已經打亂全球供應鏈;遵循美國政府政策的廠商或面臨無可挽回的後果。當局暗示,美企亦應游說美國政府,令美方收回成命。
中方官員對非美國公司則施展懷柔政策。報道指出,中方對非美企說,只要他們維持和中方的關係,繼續向中企正常供貨,就不會面臨不利後果。中方官員強調,中國致力推動開放貿易及保護知識產權。戴爾、微軟、安謀控股的發言人均拒絕對《紐時》報道作出評論。南韓三星及SK海力士則未就報道作出回應。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費和中國研究項目資深顧問甘思德甘思德指出,這並非中國首次把美國科技巨擘當成外交工具,但北京這次重施故技恐怕不會那麼有效,因為中方形同迫使企業在屈服北京壓力與違反美國法律間做選擇,「美國企業不會違反美國法律,特別是在一舉一動都被放到放大鏡下檢視的情況下」。
相關新聞:普京「坐山觀虎鬥」 習自作多情
習無法捍衞中國經濟
全球最大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空間資訊科技部主管特廖洛(Paul Triolo)指出,北京有一個強烈的看法,就是美國意圖阻撓中國的科技崛起;認為中國的科技發展計劃一旦受到阻延或停止,就會危及中國整個數碼經濟未來。他補充,中美科技戰對身兼國家主席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有着重大的政治影響。他指出,一旦中美衝突對華為造成重大損害,令中國的5G發展稍有差池,外界會認為,習近平及中共根本無法捍衞中國經濟的未來。
另外,姆欽昨接受財經頻道CNBC訪問時強調,華為問題是國家安全問題,和中美貿易問題無關。不過,他同時指出,若中美貿易問題取得進展,美國總統特朗普或會放寬對華為的禁令。
美國商務部上月16日將華為及其附屬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Google、安謀控股等美、英科技巨企先後終止與華為新一輪商業合作,令華為陷入「斷供危機」,供應鏈受到嚴重衝擊,令人關注身為全球最大電訊設備供應商的華為,能否維持在5G發展的優勢。
另外,發改委正研究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具體措施將於近日出台。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其後在Twitter發帖指,部份出口美國技術將受限制。
《紐約時報》/中央社
美國全力封殺華為,北京再企圖出手還擊。美國《紐約時報》報道,中國政府上周召集美、英、南韓等科技公司代表開會,警告他們一旦配合美國對華的封殺令,停止向中國公司供貨,將會面臨嚴重後果。中方此舉反映北京力撐華為,避免華為「斷供危機」惡化。而美國財長姆欽昨表示,若中美貿易問題取得進展,美國總統特朗普或會放寬對華為的禁令。
相關新聞:姆欽晤易綱 暗示分歧未解決
這是北京上月31日推出「不可靠實體清單」,以反制美國商務部16日的封殺令後,另一波打救華為行動。《紐約時報》昨引述消息稱,該個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辦、商業部及工信部出席的會議上周二及三在北京舉行,美國科技企業微軟、戴爾(Dell)、英國安謀控股(ARM Holdings),南韓三星和SK海力士(Hynix)等派代表出席。
撤離生產線會被罰
報道引述兩名消息人士稱,中方明確警告,如果生產線撤離中國是為安全理由,而非一般分散投資考量,或被處罰。報道稱,中方官員警告美國公司,美國政府試圖阻止中國企業接觸美國技術的禁令,已經打亂全球供應鏈;遵循美國政府政策的廠商或面臨無可挽回的後果。當局暗示,美企亦應游說美國政府,令美方收回成命。
中方官員對非美國公司則施展懷柔政策。報道指出,中方對非美企說,只要他們維持和中方的關係,繼續向中企正常供貨,就不會面臨不利後果。中方官員強調,中國致力推動開放貿易及保護知識產權。戴爾、微軟、安謀控股的發言人均拒絕對《紐時》報道作出評論。南韓三星及SK海力士則未就報道作出回應。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費和中國研究項目資深顧問甘思德甘思德指出,這並非中國首次把美國科技巨擘當成外交工具,但北京這次重施故技恐怕不會那麼有效,因為中方形同迫使企業在屈服北京壓力與違反美國法律間做選擇,「美國企業不會違反美國法律,特別是在一舉一動都被放到放大鏡下檢視的情況下」。
相關新聞:普京「坐山觀虎鬥」 習自作多情
習無法捍衞中國經濟
全球最大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空間資訊科技部主管特廖洛(Paul Triolo)指出,北京有一個強烈的看法,就是美國意圖阻撓中國的科技崛起;認為中國的科技發展計劃一旦受到阻延或停止,就會危及中國整個數碼經濟未來。他補充,中美科技戰對身兼國家主席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有着重大的政治影響。他指出,一旦中美衝突對華為造成重大損害,令中國的5G發展稍有差池,外界會認為,習近平及中共根本無法捍衞中國經濟的未來。
另外,姆欽昨接受財經頻道CNBC訪問時強調,華為問題是國家安全問題,和中美貿易問題無關。不過,他同時指出,若中美貿易問題取得進展,美國總統特朗普或會放寬對華為的禁令。
美國商務部上月16日將華為及其附屬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Google、安謀控股等美、英科技巨企先後終止與華為新一輪商業合作,令華為陷入「斷供危機」,供應鏈受到嚴重衝擊,令人關注身為全球最大電訊設備供應商的華為,能否維持在5G發展的優勢。
另外,發改委正研究建立國家技術安全管理清單制度,具體措施將於近日出台。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其後在Twitter發帖指,部份出口美國技術將受限制。
《紐約時報》/中央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