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蘋果日報】聖家堂是高迪最重視的作品,但其建築美學一直受爭議。
1930年代西班牙內戰時教堂曾遭無政府主義者縱火,《1984》作家歐威爾還認同說「當時燒掉它就好了」;但超現實派畫家達利就認為應以玻璃罩保護,到高迪1926年去世後,多名藝術家和建築師出手欲為大師完成傑作,又被另一派質疑現貌已距離大師原意甚遠,只是為吸引遊客勉強續建的「百家燴」。
相關新聞:歷137年未獲許可 聖家堂終攞正牌動工
沒藍圖參考
其實要為高迪「執手尾」難度特高,因為他習慣邊建邊改,沒有完整藍圖參考,只能憑剩下的模型、重畫的新藍圖以及生前口述的「幾何大原則」去意會。舉例,現在聖家堂大小比原來計劃大三倍;內部建築亦傾向現代主義及後哥德風格,高迪原想採用的拋物線拱頂被大幅修改;由後人完成的「受難立面」加入現代藝術家蘇維拉克的雕塑,1990年代亦惹部份人不滿示威。
到2008年,西班牙重點藝術館、索菲婭皇后國家美術館總監博爾哈維萊,聯同百名藝術和建築界代表人物發聲明,抗議聖家堂現貌已違背高迪精神:「現在只是一群資質中庸的技師和發展商好心做壞事,以高迪之名在教堂留下個人印記,有損原作。」
英國《衞報》
1930年代西班牙內戰時教堂曾遭無政府主義者縱火,《1984》作家歐威爾還認同說「當時燒掉它就好了」;但超現實派畫家達利就認為應以玻璃罩保護,到高迪1926年去世後,多名藝術家和建築師出手欲為大師完成傑作,又被另一派質疑現貌已距離大師原意甚遠,只是為吸引遊客勉強續建的「百家燴」。
相關新聞:歷137年未獲許可 聖家堂終攞正牌動工
沒藍圖參考
其實要為高迪「執手尾」難度特高,因為他習慣邊建邊改,沒有完整藍圖參考,只能憑剩下的模型、重畫的新藍圖以及生前口述的「幾何大原則」去意會。舉例,現在聖家堂大小比原來計劃大三倍;內部建築亦傾向現代主義及後哥德風格,高迪原想採用的拋物線拱頂被大幅修改;由後人完成的「受難立面」加入現代藝術家蘇維拉克的雕塑,1990年代亦惹部份人不滿示威。
到2008年,西班牙重點藝術館、索菲婭皇后國家美術館總監博爾哈維萊,聯同百名藝術和建築界代表人物發聲明,抗議聖家堂現貌已違背高迪精神:「現在只是一群資質中庸的技師和發展商好心做壞事,以高迪之名在教堂留下個人印記,有損原作。」
英國《衞報》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