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百萬人怒吼】
【蘋果日報】每次重大遊行集會,警方估計人數與主辦單位相差數倍,市民難以判斷。《蘋果》邀請IT人Colin以人工智能配合圖像分析技術,於原定遊行路線的一段統計6月9日反送中遊行人數。電腦統計結果顯示,僅軒尼詩道和馬師道交界至少有近52萬人經過,超出2003年七一遊行規模,更多於警方公佈的24萬人。Colin補充,由於原定路線太擠塞,大量人群分流至駱克道、莊士敦道,又或在馬師道以西插隊,未能統計,故實際人數只會更高。
記者:潘柏林
相關新聞:逾20社福團體表明支持
現時遊行主流統計方式都以人手計算,或者用集會場地面積,再推算可容納人數。今年兩次重大遊行集會,警方與主辦單位的統計數據均差異極大,六四維園集會為例,支聯會公佈參與人數逾18萬,警方指高峯期只3.7萬人。6月9日反送中遊行,民陣公佈遊行人數達103萬人,警方則稱高峯期有24萬人,科技大學經濟系前主任雷鼎鳴更估算只約20萬人,相差最多五倍。
天黑鏡頭難辨識勢低估
《蘋果》在反送中遊行前,邀請IT人Colin以創新科技統計,當中應用人工智能和圖像分析技術。他解釋,事前要輸入不同人的影像,訓練人工智能「認人」,「好似以前我哋幼稚園寫A至Z,你寫一個A字要寫十幾次,唔同形狀嘅A,就會知道呢個形狀大概係A字。電腦AI都係同一個效果,畀一千萬張相佢,框住呢個係巴士、呢個係的士、呢個係差佬,呢個係(一般)人。」
他指,人工智能經過學習,會越來越準確判斷「人」。訓練結束後,6月9日他在灣仔富德樓做統計,並於一個高層單位窗邊放置攝錄機,向外拍攝原定遊行路線其中一段軒尼詩道與馬師道交界,影像直接傳輸到電腦,由人工智能即時分析,成功辨別的人,會有紅框框起。電腦再於街道劃一條虛擬統計線,當遊行人士「衝線」,便計入遊行人數,「AI嘅好處在於快,佢比人類優勝地方,可以毫秒之間指晒有40人喺度」。
統計於下午3時到晚上約8時期間進行,但實際統計時,前日因大量遊行市民塞爆軒尼詩道,故不少人在下午已自行分流轉入駱克道、莊士敦道等街道前進,並沒有行經原定路線軒尼詩道一帶,故攝錄機無法拍攝。此外,富德樓位於銅鑼灣和灣仔之間,很多遊行市民無經銅鑼灣直接在灣仔站插隊加入,同樣並無經拍攝的街道,故這批遊行人數亦是無法統計。
不過,就算只計算拍攝的軒尼詩道與馬師道交界,AI數統計顯示已有517,478人,且到晚上8時軒尼詩道仍有龍尾,但人數已超過2003年最高紀錄,亦高於警方前日估計的24萬人。Colin稱,遊行直到天黑未完,由於光線不足,人工智能難以辨識在較暗位置的人潮,「電腦鏡頭有啲誤解,以為只係一塊黑色嘅嘢,但人眼對比度高,佢就會睇到有幾多人喺度」。至於結果低於大會估計的103萬,他解釋因更多遊行人士,並沒有行經拍攝的一段街道,沒有被統計,故實際人數或更多。
相關新聞:鄭若驊李家超做人肉佈景 林鄭死攬惡法拒絕下台
倡港大民研與電腦系合作
Colin認為,人工智能優勝在於不會有偏頗,但間中會走漏眼,例如遊行人士撐傘可能會無法辨識,有人手持大型紙牌,或會當多一個人出現,若情侶在遊行時非常靠近,人工智能亦可能誤會只是一個人,但誤差屬於可以接受範圍。
他覺得人工智能更準確統計,建議港大民研與大學電腦系合作,用人工智能統計遊行人數。他認為市民要思考下一步如何施壓,否則遊行人數多少,「對政府嚟講(遊行)只不過係一個數字」。
【蘋果日報】每次重大遊行集會,警方估計人數與主辦單位相差數倍,市民難以判斷。《蘋果》邀請IT人Colin以人工智能配合圖像分析技術,於原定遊行路線的一段統計6月9日反送中遊行人數。電腦統計結果顯示,僅軒尼詩道和馬師道交界至少有近52萬人經過,超出2003年七一遊行規模,更多於警方公佈的24萬人。Colin補充,由於原定路線太擠塞,大量人群分流至駱克道、莊士敦道,又或在馬師道以西插隊,未能統計,故實際人數只會更高。
記者:潘柏林
相關新聞:逾20社福團體表明支持
現時遊行主流統計方式都以人手計算,或者用集會場地面積,再推算可容納人數。今年兩次重大遊行集會,警方與主辦單位的統計數據均差異極大,六四維園集會為例,支聯會公佈參與人數逾18萬,警方指高峯期只3.7萬人。6月9日反送中遊行,民陣公佈遊行人數達103萬人,警方則稱高峯期有24萬人,科技大學經濟系前主任雷鼎鳴更估算只約20萬人,相差最多五倍。
天黑鏡頭難辨識勢低估
《蘋果》在反送中遊行前,邀請IT人Colin以創新科技統計,當中應用人工智能和圖像分析技術。他解釋,事前要輸入不同人的影像,訓練人工智能「認人」,「好似以前我哋幼稚園寫A至Z,你寫一個A字要寫十幾次,唔同形狀嘅A,就會知道呢個形狀大概係A字。電腦AI都係同一個效果,畀一千萬張相佢,框住呢個係巴士、呢個係的士、呢個係差佬,呢個係(一般)人。」
他指,人工智能經過學習,會越來越準確判斷「人」。訓練結束後,6月9日他在灣仔富德樓做統計,並於一個高層單位窗邊放置攝錄機,向外拍攝原定遊行路線其中一段軒尼詩道與馬師道交界,影像直接傳輸到電腦,由人工智能即時分析,成功辨別的人,會有紅框框起。電腦再於街道劃一條虛擬統計線,當遊行人士「衝線」,便計入遊行人數,「AI嘅好處在於快,佢比人類優勝地方,可以毫秒之間指晒有40人喺度」。
統計於下午3時到晚上約8時期間進行,但實際統計時,前日因大量遊行市民塞爆軒尼詩道,故不少人在下午已自行分流轉入駱克道、莊士敦道等街道前進,並沒有行經原定路線軒尼詩道一帶,故攝錄機無法拍攝。此外,富德樓位於銅鑼灣和灣仔之間,很多遊行市民無經銅鑼灣直接在灣仔站插隊加入,同樣並無經拍攝的街道,故這批遊行人數亦是無法統計。
不過,就算只計算拍攝的軒尼詩道與馬師道交界,AI數統計顯示已有517,478人,且到晚上8時軒尼詩道仍有龍尾,但人數已超過2003年最高紀錄,亦高於警方前日估計的24萬人。Colin稱,遊行直到天黑未完,由於光線不足,人工智能難以辨識在較暗位置的人潮,「電腦鏡頭有啲誤解,以為只係一塊黑色嘅嘢,但人眼對比度高,佢就會睇到有幾多人喺度」。至於結果低於大會估計的103萬,他解釋因更多遊行人士,並沒有行經拍攝的一段街道,沒有被統計,故實際人數或更多。
相關新聞:鄭若驊李家超做人肉佈景 林鄭死攬惡法拒絕下台
倡港大民研與電腦系合作
Colin認為,人工智能優勝在於不會有偏頗,但間中會走漏眼,例如遊行人士撐傘可能會無法辨識,有人手持大型紙牌,或會當多一個人出現,若情侶在遊行時非常靠近,人工智能亦可能誤會只是一個人,但誤差屬於可以接受範圍。
他覺得人工智能更準確統計,建議港大民研與大學電腦系合作,用人工智能統計遊行人數。他認為市民要思考下一步如何施壓,否則遊行人數多少,「對政府嚟講(遊行)只不過係一個數字」。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