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兩岸專題:擲2,530萬搞主題旅遊 景點拍烏蠅郭台銘山西家鄉 淪貪腐溫床長青網文章

2019年06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9年06月13日 06:35
2019年06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蘋果日報】【《蘋果》記者山西直擊】山西自古商貿繁盛,晉商之名天下廣傳,祖籍晉城的台灣首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便是現代晉商的代表。今年4月17日,郭高調宣佈投入國民黨總統候選人初選,掀起一陣政壇巨浪,更被大陸老鄉視為山西之光。原來,郭20多年來不忘祖家,為家族世代定居的葛萬村修橋補路,先後投資2,20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2,530萬港元),大搞生態旅遊區,希望家鄉脫貧。然而《蘋果》記者早前走訪當地,發現景點基本都是「拍烏蠅」,打卡位也是粗製濫造,令人不忍直視。2016年,村子被揭郭台銘的捐款被濫用或貪污,更令葛萬村的發展蒙上污點。


葛萬村名不經傳,是座落在太行山脈的一條小村,僅有百餘人定居。雖距離晉城市區不過1小時車程,但百度地圖竟無其資料,若非「郭台銘」三字加持,恐怕仍然隱沒在地圖當中,難怪司機接單時也一頭霧水:「我自小在晉城長大,也沒聽過葛萬村這個地方」。


相關新聞:唐政治家後代 父投身國軍戰敗赴台

打造台灣風情

郭台銘自80年代以來,多次回到葛萬村祭祖及捐款改善村子環境。在郭的支持下,葛萬村的建設明顯優於沿途所見的小村落,牌坊用上高貴的石材建造,氣派十足。村民郭先生談起郭對村子的貢獻時,如數家珍說:「(郭台銘為村子)做了很多好事,修了一個桃園、旁邊的(湯帝廟),下面的廟(三官廟),修了個舞台,當時也修了間學校(葛萬學校),下面有個萬芳橋」,也認為郭選總統是件好事,「想兩岸問題可以和平解決」。


葛萬村村長郭衞彪早前說,郭台銘先後投資了2,200萬元,希望將村子發展成集文化及生態於一身的休閒旅遊區。在對外宣傳方面,村子以郭氏家族及台灣風情為主軸,相關景點包括以郭父命名的「愛物莊園」(郭父原名郭愛物)、郭台銘祖宅、招牌為繁體字的「葛萬台灣飯店」等。


然而,標示牌上的景點沒幾處開門,如重點景點之一的萬芳文化展覽館關館待業。郭家祖宅大門深鎖,但從門隙往大宅窺視,可見屋內全然未經修葺,雜物滿地。遊客只能在外觀看祖宅的合院圍牆、照壁,難免會有中伏的感覺。至於「葛萬台灣飯店」亦空無一人,只有一隻唐狗在看守。愛物莊園則是雜草也長不滿的黃泥地,擺了幾個韆鞦,搖曳時陣陣嘎吱聲,在寧靜間蕩起回音,倒有幾分詭異。


祖宅大門深鎖

葛萬村面積不到4平方公里,卻有三廟之多,分別為三官廟、龍王廟及湯帝廟,全獲郭台銘斥資翻新、復建,毛石土牆也改成磚牆結構。記者走訪當日,只有湯帝廟開門,廟內有郭信奉的關公,但整座廟無甚香火。


主打台灣風情的阿里山風情谷也是另一重點項目,位於主村下方大概1公里。網上誠意推介風情谷小火車及民族歌舞。谷內實際上是水靜河飛,有一列被暴曬的小火車、「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影相位,同時又離奇地放置了兩隻供遊客騎乘拍照的恐龍模型,跟阿里山風情風馬牛不相及。


「現時的旅客較少,小火車不會開。假期的時候,或在梨花節時才會多人。」谷內唯一的看守員表示,而上面的梨園、杏園及桃園也頗受歡迎。他提到的是澤州縣梨花節,於每年梨花盛放的3月底至4月初舉行,其時梨花漫山遍野,也是葛萬村一年之中僅有的熱鬧時分,其餘時間是所見無幾人。


葛萬村經濟活動少,村民大多到外面打工謀生,村民王女士對此向記者表示,「不少人到富士康打工,我們家的人去富士康也有一年了……工資還不錯,2,500塊錢(約2,885港元)……對老人家也好,發了6,000塊錢(約6,924港元)」。


村子本有一所葛萬學校,為郭台銘捐贈,愛物亭建於學校中庭,亭前豎着一尊郭愛物的雕刻。直到2016年,學校時仍有一位老師及一位殘障學生使用,如今已荒廢,變成了村務辦公室。


相關新聞:受惠陸改革開放 電視配件廠變手機帝國

工程黑箱作業

同於2016年,郭台銘的捐款被濫用或貪污的事件被曝光,全部工程幾乎都是黑箱作業,無招標、無預算、無設計圖紙,很大部份支出更沒有正規發票。時任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郭衞兵亦涉先斬後奏,在豬場建設過程中,私自以每年30萬元(約35萬港元),超低價承包給關係密切的女子。在郭衞兵的把持,村委一度欠有475萬元(約547萬港元)的外債,村委賬戶一度被法院勒令凍結。


郭以權事後只需接受「留黨察看一年」處分,村民相當氣憤。事隔數年,曾出掌黨支部書記的郭揪柱談到此問題時,只委婉地向《蘋果》記者表示,「我們以前有一些事情沒做好,有一點傷到台銘的感情」,其任內也遠遠沒有達到郭台銘的預期,還得加倍努力。


郭台銘家族祖墳在村外一處小麥田的大樹樹蔭底下,遠眺太行山的山谷,當地村民形容那是「出人才的好風水」,郭不負祖先恩澤,成為富甲一方的巨賈。他對回饋家鄉、發展家鄉念茲在茲,但按當地目前旅遊區的情況看來,卻予人百廢待興的感覺。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