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串連全港鐵路系統的沙中線2021年全線通車後,將會連成東西及南北走廊,政府評估通車初期每日有110萬人次使用,當中逾三成來自巴士、小巴等交通工具,並為港島線帶來7萬新客。至於財務內部回報僅為600萬至900萬元,惟政府重申以乘客節省的時間計算,每年可產生44億元經濟效益。
客量佔全港9%
按運輸署估算,至2010年底,全港每日會有1200萬公共交通乘客人次。而根據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預期沙中線可服務走線範圍內的38萬居民,全線通車後每日客運人次約為110萬人次,約是全港乘客的9%。
政府預計當中38萬原使用巴士、小巴、私家車等交通工具的市民會改用沙中線;沙中線通車後毋須再如以往接駁其他交通的乘客約為46萬;至於26萬名來自其他鐵路線的乘客則會改乘沙中線,但同時會為港島線額外增加7萬乘客。如假設沙中線的乘客增加10%,沙中線總乘客量會增至121萬,新增乘客更會增至42萬。
多名議員早前在委員會上質疑逾600億元的建造費水漲船高,又不滿港鐵要求收取工程造價的16.5%,即近100億元作顧問費。文件披露代表現金收支的財務內部回報率估算為1至1.5%,約為600萬至900萬元,但政府強調考慮是否推行鐵路項目並非單靠政府的財政得益,而是取決於社會整體效益,按此估算回報約為5.1至6.9%,並重申港鐵顧問費為技術研究、施工監管的實質開支,比率有調整空間。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