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財政部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在去年大幅拋售美國兩大房貸機構(房利美與房貸美)的債券,全年淨賣出包括「兩房」債券在內的美國長期機構債券達293億美元(2285.4億港元),創下有紀錄以來最大的年度減持額。
美國財政部周二公布,中國在去年12月凈賣出包括兩房債券在內的美國長期機構債券19.3億美元,全年凈賣出美國機構債券總額達293億美元,比2009年多46億美元,而在金融危機爆發的2008年,中國曾凈增持166億美元。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計算,自2008年7月開始至2010年12月,除了2010年3月至7月為凈買入外,中國對美國機構債券一直在進行凈賣出操作,凈賣出總額高達829億美元,平均每月凈賣出27.63億美元。
美關閉兩房需5至7年
中國是兩房債券主要海外投資者,這項投資近日引起爭議。美國政府上周五公布關閉「兩房」的計劃,令內地輿論擔心中國將蒙受巨額虧蝕,有傳媒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指出,中國投資「兩房」債券虧損可能高達4500億美元。國家外匯管理局迅速作出回應,指有關報道沒有事實根據,並強調中國持有的「兩房」債券還本付息正常,「『兩房』債券投資的主要潛在風險已得到有效化解」。
美國財政部公布關閉「兩房」計劃時表明,當局主要思路是讓私人資本回歸房地產按揭市場,減少政府干預。私人資本在金融危機後撤出美國房地產,現時美國九成按揭由政府擔保。但市場擔心政府撤出會令按揭息率飈升,拖慢美國樓市原已疲弱的復蘇步伐。財長蓋特納上周五表明,改革兩房步伐不會太緊,他預計,美國需花「5至7年」時間才能過渡到新的房屋融資系統。
中國持美債比例1年新低
對中國來說,減持兩房債券體現中國分散外匯儲備風險的策略,但整體而言,中國現時仍為美國最大的海外債主,截至去年12月持有的美債仍達8916億美元。不過,中國持債額佔美國所有外國投資者的比例當月跌至20.4%,是自去年1月以來最低,其他國家去年12月持有美債總額達4.37萬億美元,較11月增加了0.5%。
《金融時報》分析指出,由於美國聯儲局目前仍在進行QE2買債,到6月QE2結束時,中國減持美債的影響才會明顯。聯儲局現時持有1.16萬億美元美債,是美債最大單一持有人。此外,英國及日本去年增持美債,美國國內投資者亦增持,都抵銷了中國減持的影響。
美研推「百年債」增本土投資
蘇格蘭皇家銀行估計,美國2011年財政年度要支付的債息預計達2400億美元,相等於2006年的財政赤字。部分代表投資美債的大銀行及對冲基金的債市專家,本月對美債太倚賴外國投資者表示關注。財政部顧問委員會亦建議令美債投資者更多元化,以防範外國投資者減持帶來的衝擊。其中一項建議是推出年期長達100年的新債券,它們向投資者派息隨通脹上落。這種債券可望吸引國內投資者,尤其是退休人士。
撰文: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