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太空總署(NASA)2005年利用「深度撞擊」探測器撞擊「坦普爾1」彗星,造成一個大深坑,該署另一探測器「星塵」號周二飛近這顆彗星並拍下照片,發現深坑已逐漸平復。
「星塵」(Stardust)號周二飛到距離「坦普爾1」(Tempel 1)號彗星上空約181公里地方,拍下數十張高清照片,是科學家首次看到這個之前一直被巨大塵埃雲遮蔽的撞擊坑。通過這些照片,研究人員對比了「坦普爾1」現狀與2005年「深度撞擊」(Deep Impact)探測器撞擊時的樣子。「深度撞擊」2005年撞擊「坦普爾1」,撞擊坑約150米寬,由於彗星表面非常脆弱,因此撞擊坑已平復了一些。
另外,最新的照片顯示,直徑約6公里的「坦普爾1」在過去5年有20至30米的侵蝕,變得愈來愈小。
這次任務對「星塵」號來說並不容易,因為它要應付彗星撒出的碎片。負責人布朗利(Don Brownlee)說:「彗星在太空無定向放出以噸計的氣體、碎石、冰和塵埃……(探測器)就像二戰中的B17轟炸機飛過高射砲群般」。
法新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