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北京前日公布了樓市調控15條細則,規定外地人在京置業必須連續5年在當地納稅。這一新限制觸發不少在京外地人反彈。去年底以來,北京車牌攪珠只限本地戶籍,現在買樓亦須在當地連續納稅5年,加上之前的限制群租(共同租房)、清理地下室出租屋,令從「蟻族」到白領的在京外地人面臨全面生存危機。搜房網昨日一項調查顯示,近30%非北京戶籍者正考慮離開北京,到外地發展。
「在北京快10年了,現在感覺挺漂的,很沒安全感。」29歲的遼寧籍青年杜曉沐如是感慨。他的戶籍雖在遼寧阜新,但畢業後留京,現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當主管,稅後月入約8000元(人民幣),在北京打工族裏屬中等偏上水平,現時租房住。「本來打算買車的,也去學了,但學好了北京說不讓我們外地戶口上牌;正打算在京郊買房,已存了8萬塊錢,加上家裏給的,再過兩年能有20萬吧,可是現在規定首期要付60%,而且我曾有逾8個月失業,也不符合連續納稅5年的條件。要買房,對我來說5年內都不能現實。」杜曉沐直言,離家10年,現在回老家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機會,更捨不得在京積累的人脈。
60%受訪者無法買房
據統計,截至2009年底,北京常住人口197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246萬人,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地人有726.4萬,佔三分之一。北京中原地產認為,在上述外地人口中,居住未滿5年的估計逾15%,限購政策明顯影響這部分人的購房需求。相對於上海樓市調控措施對外地人買樓的限制僅需在當地納稅1年,北京的顯然嚴厲很多。
限制外地人買樓的新政推出後,搜房網的調查顯示,60.6%的受訪者稱新限制條件已令其無法買房;近30%「北漂一族」(無北京戶籍者)正考慮離開北京,但仍有近50%外地人決定繼續留京,待符合條件時再買房。
30%「北漂一族」擬離京
《北京日報》引述北京房協副秘書長陳志表示,新政並非排外。「京15條」主要限制的是投機性需求。「如果有人沒有給北京的經濟發展做貢獻,他就是掙了錢就跑來北京炒房,北京房價炒高了他從房地產市場上獲利後再撤走,這對於一直在北京奮鬥的人不公平。」
明報記者 王艷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