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本港海域只有兩種海豚「原居民」,其中一種是廣為人知的中華白海豚,另一種則是低調的江豚。本港南面水域是江豚其中一個重要棲息地,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環保經理梁士倫對政府傾向在石鼓洲填海建人工島感到憂慮,擔心影響江豚棲息,促請政府盡快落實興建海岸公園,作為補償。
江豚沒有背鰭,加上身體呈灰色,調查數量困難,漁護署長期監察,顯示本港連同華南水域出沒的江豚約有217條。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石鼓洲填海工程包括人工島及防波堤兩部分,會先建防波堤,以及設立海上屏障,防止沙泥及懸浮物影響水質,岸上的污水會回收及循環再造,希望達到零排放的目標。當局亦會避免於每年12月至5月最多江豚出沒時施工,以及於工地範圍設立250米的緩衝區,若有江豚游進,會暫時停工;為了補償建人工島損失的海洋環境,政府建議於大小丫洲以東700公頃海域設立海岸公園。對於石鼓洲島上有白腹海鵰棲息,施工時會用低噪音機器減滋擾。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