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倖存者李瀅銓昨第二天在死因庭上作供,聽到現場錄下的槍聲及人質呼救聲時,不禁淚灑當場。李憶述,槍戰大半小時後,菲警投入催淚彈,煙霧讓她母親「咳得停唔到」,很怕會引來槍手大開殺戒,害怕之餘亦非常憤怒;又指菲警只一直招手叫人質下車,但其實當時槍手仍在車上,她嚇得良久不敢下車,更意圖阻止母親下車。
開槍後半小時 方投催淚彈
李瀅銓(36歲)昨繼續作供,當日兩名警方談判專家與槍手門多薩談判,李形容「唔感覺佢哋係專家」,一來沒穿制服,二來只見他們走來走去,「都唔知佢做乜」。庭上播放槍手與電台主持的對話錄音,明顯槍手語氣愈來愈急躁,有時更突然咆哮,但李指他未曾用槍指嚇團友。
至黃昏氣氛漸趨緊張,約6時20分門多薩發射「warning shot(警告槍)」,至約7時20分他陸續向團友開槍,李估計最少在大半小時後,警方才投下第一個催淚彈。旅巴即充滿刺鼻氣味令她想咳,卻怕「槍手知有人仲在生,搵啲未死嘅人槍殺」,只好盡量忍住,卻瞥見坐在她斜後方的母親羅錦芬大聲咳嗽,令她實在「好嬲(菲警)」。
李瀅銓﹕煙霧令母咳到坐起身
約半小時後,第二個催淚彈擲入,李淚水及鼻水都流出來,「直情覺得自己會窒息」,轉頭更見母親「咳到要坐起身從隨身包找水喝」,無法繼續躲藏,很擔心她有危險,令她對菲警的憤怒再次升級。她壓低聲線不停叫母親「唔好郁」,可惜母親聽不見,幸好槍手並無走近。
根據庭上播放的錄影新聞片段,陳國柱和李瀅銓的母親約在8時50分先後離開車廂,李指當時只聽到有人叫「moving(移動)」,她認為若警方已獲得旅遊巴的控制權,定必會上車拯救他們,卻只見菲警在門外招手,故她繼續躲在車底。
槍手在車上 警叫人質下車
她卻見陳從逃生門跳出去,隨即又見母親站起來,李便「係咁叫(母親)唔好,好驚唔知槍手死咗未」,怕母親一走出去就成為槍手目標,惜她仍是充耳不聞。後來她掙抗一番才從椅下爬往逃生門,走出去後即見警員扶着她跑去一架車與陳及母親重聚,李形容那車貌似救護車但無藥物在內。
電台﹕警屢拒與槍手溝通
庭上又宣讀菲電台主持及記者的證人陳述書,強調他們在事發後8小時,即下午6時才開始做直播訪問,重申沒有阻礙警方與槍手談判。電台指曾多次通知馬尼拉警方,包括在現場指揮的警長馬格蒂拜,甚至在門多薩表示對談判專家失去信任時,建議警方利用直播節目和他溝通,惟菲警從未理會,否則結果可能逆轉。記者亦曾勸菲警不要拘捕其胞弟。
他們又稱,從訪問中門多薩的反應來看,明顯是下午約6時15分申訴專員所發出的信件,及於約7時15分,槍手從電視直播看到其弟被警方拘捕,令他十分憤怒導致慘劇發生;主持及記者反而不停叫槍手冷靜,意圖紓解他的怒氣。
【案件編號﹕CCDI732-7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