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落不夠麻醉藥令病人Y小姐手術中蘇醒一案,被告麻醉科醫生陳邦石在麻醉報告當中,並無記錄病人手術期間腹壁異動、脈搏加速等重要資料,他已承認錯誤;而醫務委員會主席麥列菲菲更質疑,被告在手術後用「麻醉回憶」這醫療術語向病人解釋,是為了逃避問題。
承認麻醉報告犯錯
被告昨於醫務聆訊中作供時說,他知道病人在手術期間腹壁曾「郁動」,亦聽到病人的脈搏加速的「咇咇聲」,顯示病人可能無接受足夠的麻醉藥,但他事後沒有在麻醉報告中寫下相關紀錄,他在委員的質疑下承認犯錯。
至於被告手術翌日與病人會面,向病人說她可能有「麻醉回憶」,但當發現其實是機器故障後,一直無向病人澄清。麥列菲菲質疑,他用「麻醉回憶」這個難以理解的醫療術語向病人解釋,是為了逃避問題。
手術過程中,因輸送麻醉噴霧的蒸餾器(Vaporizer)發生故障,機器顯示操作正常但其實未有噴出麻醉噴霧。辯方專家證人、中文大學麻醉及深切治療學系教授陳德威表示,麻醉用的蒸餾器設有安全鎖、指示燈等裝置,在施麻醉時他亦只會參照有關信號,確定儀器正常運作。關於檢測儀器有否泄漏的「負壓測試」,應由院方負責一天測試一次,並非麻醉醫生的責任。
醫院3機器2有問題
事後院方通知衛生署,衛生署電子工程師、供應商及生產商曾調查,發現聖德肋撒醫院共有3部同類型麻醉藥蒸餾器,其中兩部出現同樣情况,院方隨即全部停用。衛生署表示,當時調查無發現醫院違反守則。
案件另一爭議,是被告聲稱病人腹腔積血,手術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血壓低的情况,決定使用麻醉藥「地氟烷」。麥列菲菲指出,Y小姐的入院報告並無提及有腹腔積血,被告在麻醉前亦只作簡單評估,紀錄上無任何合理的臨牀證據支持被告使用「地氟烷」。
專家證人陳德威說他支持陳所作的決定,但坦言暫未有科學研究證明「地氟烷」和「七氟烷」藥效有大分別,他亦未能提供任何數據。委員會正休會討論,預計3月9日後才會下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