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下周三公布的財政預算案,坐擁大筆儲備,勢將面對市民要求「派糖」和增加民生開支;四大會計師行預測有500億至800億盈餘下,政府今年度財政儲備料達5700億至6000億元,增長近一成。學者指儲備增幅若高於經濟增長,便屬「斂財」,而過去4年有3年儲備增長均高於同年經濟增長,同期市民工資中位數卻幾乎橫行,一般大眾沒明顯受惠於經濟增長。明報記者 周展鴻
香港是全球唯一曾界定儲備適當水平的已發展地區。曾蔭權任財政司長時,將水平定為18個月政府開支,梁錦松和唐英年則定為12個月開支。按09/10年度開支計算,前者約為4300億元,後者約為2900億元。若今年度儲備達5700億至6000億元,即使以「曾蔭權上限」計算,政府還額外儲多了1400億至1700億元。
財政司長曾俊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陳家強近日先後撰文支持維持大額財政儲備的必要,金管局總裁陳德霖今日亦加入戰團,在報章撰文提出在金融體系擴張下,包括財政儲備的外匯基金需要有相應的財政實力(詳見另稿)。
比18月開支多儲1700億 司長高官表支持
2006/07年度和07/08年度政府儲備分別錄得上升18.86%和33.46%的明顯升幅,然而07/08年度政府綜合開支僅較對上一年度升2.36%,而08/09年度由於大額盈餘,開支增幅便去到34.2%,大約等於將前一年度盈餘全派出去。
市民工資無升 葉兆輝:官富民窮
不過,學者普遍認為政府不宜大量累積儲備。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羅致光表示,要衡量政府是否適當使用財政儲備,要看儲備增速是否超過經濟增長,若是則屬「斂財」。他形容,政府與其將數百億元以一次過紓困措施派出去,不如平均分作教育、醫療、福利等經常開支,更有助財富再分配。
港大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則稱,政府儲備大幅上升,工資中位數卻沒有明顯升幅,反映市民未享受到經濟發展成果,反映「官富民窮」。
科大經濟學系主任雷鼎鳴建議政府參考新加坡的經驗,將儲備用作社會投資,如動用一筆儲備作基金推動一些大學私立化,回報會高過購買美國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