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很多人透過馬拉松鍛煉意志,他們就以過去面對負面問題而磨練出的意志,迎戰今天的渣打馬拉松。6名來自內地愛滋病家庭而沒有染上惡疾的大學生,譜寫6段動人心弦的生死經歷,就連曾經歷學障和同學歧視的香港學生亦深受感動﹕「聽他們說畢,我們的所謂挫折,其實很小事。」相比跑馬拉松,他們克服的,是父母因愛滋雙亡、面對整村人的歧視目光和自我封閉的過程。
父母染病亡 不敢走大路
寒雪的父母因賣血染上愛滋,由於是村裏第一對被驗出感染愛滋的村民,全家遭受歧視和排擠。寒雪14歲時父母雙雙離世,由奶奶帶大兄姊和她。父母去世後,村民便到她家取走所有東西銷毁。「當時是生不如死!」一直表現得開朗愛笑的寒雪憶述至此,已熱淚盈眶。自此寒雪很少說話,每晚站在家門「等待」父母歸來,也害怕別人的目光,「走路都不敢走大路,只敢走小路」。多年來她一直獨自承受痛苦,連最要好的朋友也不知道她有這樣的過去。直至後來離鄉念書,她才漸漸打開心扉,半工讀加上有關注內地愛滋病家庭團體智行基金會的資助,讓她有機會看看外面的世界。她的家鄉雲南省德宏州位處偏遠,觀念至今仍很保守,她只希望當地與她有相同經歷的兒童,也有到大城市逛逛的機會。
親戚拒來往 義工助釋懷
磊磊的身世與寒雪類似,他們一家以務農為生,錢都全花在醫愛滋病上,可幸父母仍在,但連最親的親戚都拒絕與他們來往,令他漸漸封閉自己。直至智行的義工找到他,並常跟他聊天,他才感到未被社會嫌棄,開始主動交友,走出陰霾,話也多起來。「經歷過這困難,將來遇到什麼,都沒什麼困難了﹗」他現於大學修讀市場營銷,將來希望循這方向發展,並回饋曾帶他走出世界的智行。
本地視障生:難開口求助
本身患嚴重視障的本地學生陳可兒,小學時亦曾因同學的嘲笑而自我封閉。直至讀中學後,同學和教師給她很多鼓勵,又替她申請放大鏡和借筆記,讓她感到很温暖。聽到內地學生的經歷,可兒感同身受,「要(開口)找人幫忙,一樣覺得很困難」。
這些內地學生走出陰霾後,互相勉勵「昔日遇到的困難,於我們也是財富」,並異口同聲表示,有信心跨過人生路上的障礙。今次有機會到香港跑馬拉松及遊覽,他們都表現雀躍。6人會參與渣打馬拉松10公里賽事,雖說未有積極備戰,但內地學生笑言,平日上學動輒快步走上個多小時,風雨下雪都不改,「所以說嘛,馬拉松也不是太大問題吧?」寒雪笑道。
明報記者 袁柏恩